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治療支氣管炎的復方制劑及其制備方法、質量控制方法
- 用源自hiv-tat的多肽片段穩(wěn)定的肉毒桿菌毒素的組合物及其局部施用和透皮遞送的方法
- 一種多普勒成像自動優(yōu)化方法
- 血液灌流器的助沖器的制作方法
- 一種痹痛消巴布劑的制備方法
- 注射用順苯磺阿曲庫銨的制作方法
- 隨身攜帶吐痰盒的制作方法
- 一種新型助產床的制作方法
- 足部按摩盤的制作方法
- 穩(wěn)定的丁苯哌丁醇與布洛芬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骨科外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 直立式全密閉自排液聚丙烯輸液袋的制作方法
- 一種智能溫度計的制作方法
- 一種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改良結構的呼吸機氣道的制作方法
- 黃芪皂苷Ⅱ在制備抗肝癌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鼻腔清潔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按摩水池池體及按摩水池的制作方法
- 一種生物波睡眠養(yǎng)生儀的制作方法
- 一種能防止滑脫的鼻飼管的制作方法
一種促進術后刀口愈合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促進術后刀口愈合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促進術后刀口愈合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刀口愈合不良是婦產科手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多繼發(fā)于皮下脂肪液化、出血、感染、縫合不當以及營養(yǎng)不良,給婦女術后無論從精神還是從肉體上,都帶來不良影響,目前常對癥治療效果不佳。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上的不足,提供療效好、療程短、治愈率高,成 本低且無毒副作用的一種促進術后刀口愈合的中藥制劑。為實現上述目的,一種促進術后刀口愈合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配比的原料藥組成內服藥黨參10 12g、當歸4 6g、金銀花6 8g、紫花地丁 8 10g、敗醬草8 6 8g、三七2 3g、紫草6 8g、鳘甲4 6g、陳皮6 8g、海螵蛾4 6g、薏該仁8 10g、珍珠粉3 4g、山楂6 8g、甘草4 6g。外用藥海螵蛾2g (研粉)、薏苡仁2g(研粉)、珍珠粉3g、三七粉2g、冰片2g為I劑攪勻后備用。本發(fā)明中藥的有益效果是扶正、解毒、祛瘀、生肌以達到增強免疫、控制感染、改善循環(huán)、促進刀口愈合的目的,臨床常根據不同證型給予辨證施治,該發(fā)明也適用普通外科手術的刀口愈合本發(fā)明中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效。現代醫(yī)藥研究,黨參含多種糖類、酚類、甾醇、揮發(fā)油、黃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堿,具有增強免疫力、擴張血管、降壓、改善微循環(huán)、增強造血功能?!侗静輳男隆?補中益氣,和脾胃除煩渴。當歸性溫,味甘、辛。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現代醫(yī)藥研究具有增強免疫、抗血栓、降血脂的功效。金銀花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fā)疹、發(fā)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證,均效果顯著。紫花地丁性寒、味微苦。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消腫,配金銀花,使解毒涼血,消腫散熱之功增強,外敷治跌打損傷、癰腫、毒蛇咬傷。敗醬草味辛、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川芎功能主治消除平滑肌痙攣,擴張毛細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達到軟堅散結消腫,抗菌消炎,解毒鎮(zhèn)痛之功效。三七味苦微甘,性溫。功能主治止血,散瘀,消腫,止痛,具有祛瘀生新之效,《名醫(yī)別錄》:療腸擗,渴,熱中疾,惡瘡。紫草性寒,味甘、咸。功能主治
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熱毒盛、水火燙傷.......鱉甲功能主治滋陰潛陽,軟堅散
結,退熱除蒸?,F代醫(yī)藥研究能強壯身體、增強免疫。陳皮具有通氣健脾、燥濕化痰、解膩留香、降逆止嘔的功效。海螵蛸具有清熱利水、軟堅消腫散結之功效。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珍珠粉具有安神定驚、平肝明目、收斂生肌的功效。外用功效美白、控油、祛痘、去黑頭、淡斑、生肌。山楂的功能主治消積化滯、收斂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山楂中含有山萜類及黃銅類等藥物成分,具有顯著的擴張血管及降壓作用,有調節(jié)血脂及膽固醇含量的功能。冰片有止痛防腐作用,局部用藥在粘膜、皮下組織均易吸收。甘草性平、味甘,歸十二經。功效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以上諸藥相配,治療該病,相得益彰。本發(fā)明遵循中醫(yī)的處方用藥原則,水煎服和外用藥。本發(fā)明經臨床驗證有效率在95%以上,治愈率為90%以上,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病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I :一種促進術后刀口愈合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按下列配比稱取原料藥物內服藥黨參10 12g、當歸4 6g、金銀花6 8g、紫花地丁 8 10g、敗醬草8 10g、川彎6 8g、三七2 3g、紫草6 8g、鳘甲4 6g、陳皮6 8g、海螵蛾4 6g、薏 該仁8 10g、珍珠粉3 4g、山楂6 8g、甘草4 6g。外用藥海螵蛾2g (研粉)、薏該仁2g (研粉)、珍珠粉3g、三七粉2g、冰片2g為I劑攪勻后備用。實施例2 :—種促進術后刀口愈合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按下列配比稱取原料藥物內服藥人參10g、當歸4g、金銀花8g、紫花地丁 8g、敗醬草8g、川彎6g、三七3g、鳘甲4g、陳皮6g、海螵蛾4g、薏該仁8g、珍珠粉4g、山楂8g、紫草6g、甘草4g。外用藥海螵蛾2g(研粉)、薏苡仁2g(研粉)、珍珠粉3g、三七粉2g、冰片2g為I劑攪勻后備用。臨床療效總結一、本方多年來在臨床應用廣泛,治療上百例患者,療效頻佳。二、刀口愈合判斷標準刀口愈合分三類一期愈合的概念是傷口邊緣接近關閉而沒有空腔或傷口內不留死腔。例如外科切口無組織缺損、清潔的撕裂傷;二期愈合的概念是傷口開放,見于組織遭破壞或者組織丟失;三期愈合是被延遲的初期閉合,例如某些傷口,特別見于無組織丟失而感染的傷口,在治療感染時而開放傷口及后期以外科閉合的傷□。三、用藥方法內服藥水煎服,每劑濃煎100ml,每日早、晚分服。外用藥將原料藥研粉攪勻,每劑I袋,每日I次,撒在刀口上,用無菌紗布覆蓋,然后用腹帶收緊,次日換新藥I劑。四、療效評定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刀口愈合。好轉臨床癥狀改善,刀口未完全愈合。未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五、治療效果本發(fā)明中藥治療本病,經統(tǒng)計治愈率在90%以上,有效率95%以上。六、典型病例I、高X,女,28歲,2009年6月就診,主訴剖腹產術住院8天,刀口疼痛,醫(yī)生查體產婦腹部皮下脂肪厚,局部有液化,1/3切口仍未愈合,有少量滲液且較前一日增多,局部發(fā)熱,已常規(guī)點滴抗生素3天效果不佳。患者要求用內服和外用本發(fā)明中藥8劑,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切口愈合,半年隨訪切口完全修復。2、李XX,女,42歲,于2010年9月就診,患者行子宮切除術6天,刀口處活動有撕裂感覺,查體局部紅腫,有3厘米切口仍未愈合,有少量濃性液流出,實驗時檢查白細胞計數和中性增高。患者要求內服和外用本發(fā)明中藥6劑,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切口愈合,半月后隨訪已逐步修復。3、隋XX,女,45歲,于2011年6月就診,患者行子宮及附件切除術10天,刀口仍未愈合,查體患者精神不振,口唇色淡,刀 口有少量濃性物流出,實驗時檢查白細胞計數和中性增高,血紅蛋白檢查輕度貧血。患者要求內服和外用本發(fā)明中藥10劑,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切口愈合,I月后隨訪切口修復。
權利要求
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促進術后刀ロ愈合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配比的藥物組成內服藥黨參15 20g、當歸4 6g、金銀花6 8g、紫花地丁 8 10g、敗醬草8 10g、川彎6 8g、三七2 3g、紫草6 8g、鳘甲4 6g、陳皮6 8g、海螵蛾4 6g、薏該仁8 10g、珍珠粉3 4g、山楂6 8g、甘草4 6g。外用藥海螵蛾2g (研粉)、薏該仁2g(研粉)、珍珠粉3g、三七粉2g、冰片2g為I劑攪勻后備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促進術后刀口愈合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配比的原料藥物組成內服藥黨參15~20g、當歸4~6g、金銀花6~8g、紫花地丁8~10g、敗醬草8~10g、川芎6~8g、三七2~3g、紫草6~8g、鱉甲4~6g、陳皮6~8g、海螵蛸4~6g、薏苡仁8~10g、珍珠粉3~4g、山楂6~8g、甘草4~6g。外用藥海螵蛸2g(研粉)、薏苡仁2g(研粉)、珍珠粉3g、三七粉2g、冰片2g為1劑攪勻后備用。該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扶正、解毒、祛瘀、生肌以達到增強免疫、控制感染、改善循環(huán)、促進刀口愈合的目的,臨床常根據不同證型給予辨證施治,該發(fā)明也適用普通外科手術的刀口愈合。
文檔編號A61K36/8994GK102657795SQ20121016363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20日
發(fā)明者紀磊 申請人:紀磊
產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專利名稱:用于治療Ⅱ度燒傷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II度燒傷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燒傷是由火焰、灼熱的液體、固體、氣體、電、化學物質等原因而引起的人體損傷,一般以火焰燒傷和熱力燙傷為多見
- 專利名稱:以黃皮屬植物中的咔唑生物堿為抗腫瘤活性成分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藥物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以黃皮屬植物中咔唑生物堿為活性成分的藥物組合物,其制備方法,其作為腫瘤細胞生長抑制劑,其在制備抗腫瘤藥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牙周炎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牙周炎的中藥制劑,屬于中藥領域。背景技術:牙周炎是累及四種牙周支持組織(牙齦、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引發(fā)牙周支持組織的炎性破壞。微生物是引發(fā)慢性
- 一種氣壓插嘴帶壓力標尺的血壓計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壓插嘴帶壓力標尺的血壓計;氣壓插頭通過雙管設計,在內管插入到氣壓孔后,外管又罩住了整個氣孔,因此實現了兩層保證,有效的降低了漏氣的可能性,提高了測量結果?!緦@f明】
- 輸液用膠塞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輸液用膠塞,包括膠塞本體,所述膠塞本體分為冠部和頸部,冠部底面于頸部的外周部分為與輸液瓶上口沿配合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底部設有一圈定位槽,該膠塞與相應的輸液瓶配合時,輸液瓶上口沿的凸環(huán)嵌設
- 專利名稱:用于減少細胞毒性化療的毒副作用的含有氨基酸與核黃素的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劑化學及制劑領域。更明確的,涉及到以任一種形式結合的有效量的核黃素和氨基酸在確診的癌癥患者身上緩解癌癥和癌癥化療產生的營養(yǎng)性、代謝性和毒性癥狀
- 專利名稱:一種祛風藥酒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藥酒的制備方法,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祛風除濕藥酒的制備方法。背景技術:風濕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主要臨床表現為關節(jié)及周圍組織疼痛,引起關節(jié)疼痛和手足麻木,隨天氣的變化而變化,尤其在陰雨
- 一次性手術鋪單支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次性手術鋪單支架,包括鋪單和手術床,所述鋪單覆蓋在手術床上的人體上,連接支架放置在手術床的邊部上,連接支架上固定有進氣管和出氣管,進氣管的進氣下端通接供氣閥的出氣管部,供氣閥的另一端
- 專利名稱:膽固醇酯轉運蛋白抑制劑的自乳化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哺乳動物、尤其是人的膽固醇酯轉運蛋白(CETP)抑制劑的微囊劑,該制劑提供了可吸收的增加濃度的CETP抑制劑,由此提供了較高的生物利用度。背景技術:作為一類的CE
- 專利名稱:一種醫(yī)用束腹帶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上應用的輔助設施,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主要用于婦科作為產后恢復輔助用具的醫(yī)療裝置。背景技術:目前,在醫(yī)院中應用比較普遍的婦科產后恢復器具是一種粘貼式的束腹帶。但是經過較長時間
- 專利名稱::哌啶衍生物,制備它們的方法,它們作為治療劑的用途和含有它們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具有藥物活性的新N-芐基-哌啶衍生物、用于制備這些衍生物的方法、包括這些衍生物的藥物組合物和這些衍生物作為活性治療劑的用途。背
- 肝癌轉移治療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肝癌轉移治療器,它是由墊板、俯臥支架、腹部藥物按摩器、鏈輪、轉輪、手持按摩器組成,進行恢復全身功能治療。根據說明書中《肝癌轉移產生與發(fā)展原理示意圖》、《肝癌轉移治療原理與技術示意圖》、《癌轉移患
- 專利名稱:抗粘連材料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用于防止活體組織相互粘連的抗粘連材料,更具體地涉及具有優(yōu)異的生物適合性、生物吸收性以及縫合強度的抗粘連材料。背景技術: 在諸如心臟外科、整形外科、腦神經外科、腹部外科、婦產科等臨床領域中存在
- 專利名稱:高粘接強度聚醚醚酮基口腔專用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口腔材料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高粘接強度、高機械強度、低線脹系數的鋇玻璃粉、玻璃纖維、聚醚醚酮三元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聚醚醚酮是一種高性能聚合物材料
- 專利名稱:對乙酰氨基酚緩釋滴丸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止痛、退熱、鎮(zhèn)靜的藥物對乙酰氨基酚緩釋制劑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對乙酰氨基酚是一種含有C8H9N02的苯酚乙醛胺類化合物,分子量為151. 170,化學名N-(4-羥基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鼻腔炎癥性疾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涉及ー種用于治療鼻腔炎癥性疾病的藥物組合物。背景技術:鼻腔炎癥性疾病是指病毒、 細菌、變應原、各種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粘膜的炎癥,主要
- 專利名稱:四肢管狀骨干骨折記憶合金緊箍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四肢管狀骨干骨折緊箍器,特別是一種四肢管狀骨干骨折記憶合金緊箍器。權利要求1.四肢管狀骨干骨折記憶合金緊箍器,包括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接骨板為一長框形,其橫向短框邊
- 一種中藥加工設備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中藥加工設備,包括煎煮裝置和過濾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煎煮裝置包括煎煮容器,在煎煮容器的底部設有電加熱器,在煎煮容器的頂部設有容器蓋,在煎煮容器的內壁上設有承擋圈,在煎煮容器里設有網罩,網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扁桃體炎的中藥口服液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草藥制劑,尤其涉及一種扁桃體炎治療制劑,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扁桃體炎的中藥口服液。背景技術:扁桃體炎是扁桃體的炎癥,臨床上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主要癥狀是咽痛、發(fā)熱及咽部
- 專利名稱:新的雙氨基化膦酸酯前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新的前藥、它們的制備、它們口服提供果糖-1,6-二-磷酸酶抑制劑(FBPase)的用途和它們在治療糖尿病和其中抑制糖原異生、控制血糖水平、減少糖原貯積或降低胰島素水平是有益的其它
- 專利名稱:感冒貼膏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藥膏,特別是一種治療感冒的藥膏。感冒是一種常見病,目前的治療方法一般以打針吃藥為主,治療不方便,而且時間長。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外貼治療感冒的藥膏,其使用方便,無副作用。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