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膠陀螺或其菌絲體提取物及其藥物的制備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膠陀螺或其菌絲體提取物及其藥物的制備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膠陀螺或其菌絲體提取物及其藥物的制備和應用。
膠陀螺及其菌絲體在民間應用的基礎上,經試驗研究,發(fā)現了其具有較強的生理活性,如活血化瘀、抗炎、治療銀屑病等作用,但國內外均未報道其提取和制備成藥物的方法。
本發(fā)明的特點是采用動物試驗及臨床觀察,確定了膠陀螺或其菌絲體的提取及制備成藥物的最佳方案,通過本方案,可較多的提取出有效成分,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本發(fā)明是這樣達到的1.膠陀螺或其菌絲體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取膠陀螺或其菌絲體粉碎1~10目,加入40~9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乙醇用量為3~6倍(藥材g∶乙醇體積ml),時間為1~2小時。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后,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1~1.40(50~60℃),即得提取物。提取物中麥角甾醇的含量為0.2~0.8%。
2.以膠陀螺或其菌絲體的提取物為活性成分的藥物,其制備方法為將膠陀螺或其菌絲體的提取物與淀粉按比例(g∶g)1∶1~6混合(麥角甾醇的含量為0.01~0.8%),干燥(50~80℃),粉碎后制成硬膠囊劑、片劑(混合物中加1%~5%硬脂酸鎂,混勻后壓片)、顆粒劑(混合物中加60~80%乙醇適量,制成8~14目的顆粒)、散劑以下結合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取膠陀螺或其菌絲體粉碎成5目,加入7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乙醇用量為4倍,時間為1.5小時,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后,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60℃),與淀粉按比例(g∶g)1∶2混合,60℃條件下干燥,干燥物粉碎為80目細粉,制成散劑、硬膠囊、片劑或顆粒劑。
本發(fā)明的試驗研究內容有新藥陀螺銀消膠囊的研究,已獲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臨床研究批文,批文號為(1999)ZL-22號。目前正在北京廣安門醫(yī)院等進行臨床觀察。膠陀螺(Jiaotuoluo,Bulgaria)為膠陀螺科真菌膠陀螺Bulgaria inquinans(Pers.)Fr.的干燥子實體,夏秋季節(jié)采收,烘干。又稱“污膠鼓菌”、“豬嘴蘑”、“拱嘴蘑”。生態(tài)環(huán)境生長在林下倒木或枯立木上,特別是各級各類的儲木場的原木上喜生此菌。被感染的原木種類主要有蒙古櫟、樺樹、榆樹、柞樹等,被感染的部位主要是樹皮部分。生長特征膠陀螺主要依靠孢子進行傳播。子實體成熟時產生大量子囊孢子,孢子成褐色,可以通過空氣、水流、人畜等進行傳播。孢子可寄存于樹皮的裂縫處,萌發(fā)后產生的菌絲侵入到樹皮深處,菌絲在分解木材的同時形成大量菌絲體,當菌絲體積累到一定程度,且空氣中的溫度和濕度適宜時,即從數皮的裂縫處長出子實體。子實體3~5天即可成熟釋放孢子后融化腐爛。如剛形成的小子實體在沒有成熟前遇到干旱,則膠質的子實體皺縮,待空氣潮濕時繼續(xù)生長。膠陀螺在雨后采摘最佳,采摘后洗去菌柄基部泥土,然后烘干,即可入藥。藥材性狀本品為成短柄盾形、喇叭形或不規(guī)則形;子囊盤蝶狀、盤狀,偶有杯狀。直徑0.5~3.0cm,角質,韌性較強,呈黑褐色,多皺,邊緣內卷;斷面黃褐色,較粗糙,氣微,味略酸苦。組織特征子實層黑色,光亮,由子囊和側絲緊密排列構成,子囊近棒狀,有長柄,120~170×10~11微米,有孢子部分長45~58微米;側絲直徑1~2微米,稍長于子囊;子囊孢子單行排列,有時在子囊上方呈雙行排列,11~14×6~7微米,形狀近似橢圓;子實層基為密絲組織,其下是疏絲組織構成的菌肉;子囊和側絲由子實體中菌絲直接生出,菌肉部分由埋于膠質中的菌絲構成,菌絲直徑1~2微米,呈相互交織狀,疏絲組織常由密絲組織分隔成很多腔室;表面簇生的絨毛由組織中伸出的菌絲構成。粉末特征粉末黑褐色。子囊、側絲和菌絲構成粉末主體;子囊近棒狀,側絲線形,菌絲細長,稍彎曲,有無色、淡棕色乃至淡褐色的菌絲,彼此相互交織成大小不規(guī)則的團塊,亦有單根散離者。孢子眾多,淡灰色或淡褐色,多為橢圓形,也可見圓形孢子,邊緣光滑,中間有一個油滴;偶有2~8個孢子聚集。不規(guī)則顆粒團塊,大小不一,呈無色、淡棕色至褐色、黑褐色。鑒別(1) 本品切面子實層黑色光亮,由子囊和側絲緊密排列構成,子囊近棒狀,有長柄側絲直徑1~2μm,稍長于子囊,子囊孢子單行排列,有時在子囊上方呈雙行排列,近橢圓形。子實層基由密死組織構成,菌肉部部分由埋于膠質中的菌絲構成,疏絲組織常由密絲組織分隔成許多腔室。(2) 取本品1g,粉碎,加氯仿5ml,冷浸1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膠陀螺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1995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huán)己烷-醋酸乙酯(5∶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熒光斑點。(3) 取麥角甾醇對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1995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鑒別(1)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及上述對照品溶液4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氯仿-醋酸乙酯
(5∶10∶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約5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紅色斑點。檢查總灰分、取本品3g照灰分測定法(中國藥典1995年版一部附錄IXK)測定,總灰分不得超過13%。含量測定取本品適量粉碎(60目),精密稱取藥粉3g,加入5%氫氧化鈉水溶液10ml,使樣品濕潤密閉,放置4小時,稱取6g硅藻土,拌入樣品中,干燥(60~70℃),干燥后的樣品裝入濾紙筒,置索氏提取器中,用氯仿提取4小時,回收溶劑至干,用氯仿定容于2ml容量瓶中,作為供試品溶液,另精密稱取麥角甾醇對照品1mg用氯仿定容于1ml量瓶中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1995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對照品4μl和6μl,供試品溶液4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氯仿-醋酸乙酯(5∶10∶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5分鐘,上蓋玻璃板,四周用膠布密封,放置半小時后,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1995年版一部附錄VIB薄層掃描法)進行掃描,波長λS=395nm,λR=700nm。用外標兩點法進行測定,即得。本品含麥角甾醇不得少于0.05%。炮制除去雜質,烘干。性味與歸經微苦,微酸。歸肺、肝、心經。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活血祛瘀。用于淤滯肌膚型銀屑病。用法與用量6~10g貯藏置陰涼通風處。含膠陀螺為活性成分的-陀螺銀消膠囊藥理試驗結果綜述陀螺銀消膠囊系由膠陀螺單味藥組成,具有清熱解熱、活血通絡的功效,同時又是一種新型光敏藥物。主治淤滯肌膚型銀屑病。銀屑病的病理特點主要是皮損部位表皮過度增殖和角化不全。所以病理模型選用增生活躍的雌激素期小鼠陰道上皮和缺少顆粒層的鼠尾鱗片表皮,實驗設陀螺銀消高、中、低三個劑量組模型對照組和陽性藥(銀屑靈)對照組,結果表明,陀螺銀消有抑制小鼠陰道上皮增殖和促進鼠尾表皮顆粒細胞生成的作用。與模型對照組比較,高劑量組(0.56g/Kg)P<0.01,中劑量組(0.28g/Kg)P<0.05,存在劑量反應關系,與銀屑靈作用相近。陀螺銀消有一定的止癢效果,在0.18g/Kg與0.36g/Kg劑量下,能提高豚鼠皮膚對磷酸組織胺的致癢閾(P<0.05)。抗炎實驗證實陀螺銀消于0.18g/Kg和0.36g/Kg劑量下,對大鼠角叉菜膠足跖腫脹有明顯抑制作用(P<0.01),在0.36g/Kg對大鼠棉球肉芽腫形成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P<0.01),說明陀螺銀消對急慢性炎癥均有對抗作用。本品在0.28g/Kg劑量下,能降低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在0.56g/Kg劑量下,則對全血粘度、血漿粘度以及纖維蛋白原粘度均有明顯的降粘效果,陀螺銀消的光動力效應表現在對給藥后小鼠直接進行陽光照射,能明顯抑制ConA所致的T淋巴細胞轉化增殖(P<0.01)。給藥后小鼠加光照射可使耳廓血管明顯擴張。一般藥理學實驗結果為陀螺銀消各劑量組(0.24,0.48,0.96g/Kg)組小鼠,一般行為表現,姿勢,步態(tài)未見明顯變化,無流涎、肌顫等現象,高劑量組連續(xù)給藥7日小鼠自發(fā)活動明顯減少(P<0.05),提示本品有一定的鎮(zhèn)靜作用,陀螺銀消0.16、0.32、0.64g/Kg/次,經十二指腸插管給藥,對麻醉狀態(tài)下大鼠的血壓,心率,心電圖及呼吸頻率及振幅均無明顯影響。臨床前毒理綜述急性毒性試驗因限于給藥濃度和給藥體積未能測出小鼠灌胃給藥的LD50。陀螺銀消以40克藥粉/公斤(相當于生藥168克/公斤,為臨床擬用量的1000倍)的劑量分二次給小鼠,動物用藥后活動稍減,3小時后恢復正常觀察一周,動物一般狀態(tài)良好,未見急性毒性反應。組織器官也無異常改變,故小鼠的最大耐受量為40g/Kg。長期毒性試驗;以4.0、2.0和0.4g/kg/日,給大鼠ig,連續(xù)3個月,結果表明,高劑量(4.0g/kg)組大鼠與空白對照組比較體重減輕,腎功能不全(BUN、Crea較度升高),血、尿常規(guī)、肝功和其它血液生化指標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病理組織學檢查發(fā)現腎臟中部分腎小管變性,其它臟器未見異常改變。中(2.0g/kg)和低(0.4g/kg)劑量組各項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停藥15天后高劑量組大鼠腎功能恢復正常,以2.0和0.2g/kg二個劑量組給Beagle犬藥摻食給藥,連續(xù)90天,2.0g/kg劑量組與對照組比較體重減輕,白細胞升高,除此之外,未見其它異常改變。特殊毒理試驗,微生物回復突變試驗表明,在5mg-0.1μg/皿范圍內,陀螺銀消無致突變作用,染色體畸變試驗表明,各劑量組的畸變率與陰性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微核試驗各劑量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陀螺銀消膠囊I期臨床觀察試驗小結陀螺銀消系野生真菌膠陀螺的提取物,膠陀螺為地方性民間習用藥材,主要用于牛皮癬等病癥的治療。動物實驗表明,陀螺銀消對銀屑病病理模型具有明顯的改善和逆轉作用。此外,還有抗炎、止癢、鎮(zhèn)靜和降低血粘度以及光敏作用等諸多藥效。為了觀察健康人對陀螺銀消膠囊的毒副反應和耐受性,進而為II期臨床試驗設計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提供依據,我們進行了陀螺銀消膠囊I期臨床試驗。方法受試對象選擇1、入選志愿者30人,均為男性,年齡在22-45歲,體重50-70Kg。2、經體檢證實無心、肝、腎及血液和消化系統(tǒng)疾病,無藥物和食物過敏史,且不嗜煙酒。試驗藥物陀螺銀消膠囊,批號960714。由吉林省中醫(yī)中藥研究院制劑室提供。實施方案30名志愿者隨機分成10組,每組3人,分單次用藥和連續(xù)用藥兩個階段,每一劑量同時進行單純服藥和服藥加光照兩組實驗,單次用藥的初試劑量為1.2克/次,是依據民間用量和動物實驗結果擬定的,為臨床預定用量的1/2,服藥后觀察一周,如無明顯的不良反應,則進行下一組實驗,劑量加倍。如此依次增加直至用藥量達9.6克/次為止。
連續(xù)用藥以臨床預定量的2倍之劑量,即4.8克/日,分兩次口服,每次8粒,連續(xù)服藥5天,停藥后觀察一周。各劑量組按規(guī)定服藥后,按觀察表逐項觀察和檢測,并認真填寫。實驗小結通過對健康志愿者進行臨床觀察和化驗檢查的結果進行分析,對陀螺銀消膠囊的藥物反應及對正常人體的多方面作用有了一個概括性了解,現小結如下1、陀螺銀消膠囊短期服用對人體心、肝、腎功能和血、尿常規(guī)檢查無影響。2、部分受試對象服用本品后有困倦感,一般在服藥后20分鐘左右開始出現,2-3個小時后消失。3、陀螺銀消膠囊普遍出現光動力效應(光敏反應)的劑量為24克/次。4、服用本品并經陽光照射后,被照射部位皮膚首先發(fā)紅,而后留有色素沉著,停藥后1-2周內自然消退。
通過I期臨床觀察可初步得出,陀螺銀消膠囊在1.2-9.6克/次劑量范圍內,受試者可出現困倦和光敏反應,由于銀屑病與精神因素有關,故本品的鎮(zhèn)靜安神作用有利于本病的治療。光敏反應是本品的主要藥效之一,2.4克/次為普遍出現皮膚紅斑的最小劑量。因此,將2.4克暫定為臨床日用量。
受試者接受日光照射的部位出現紅斑后,往往留下一過性的色素沉著。在受試者中有一例出現畏光現象,可能是精神作用所致。
在膠陀螺(陀螺銀消膠囊的原藥材)的產地之一-長白山林區(qū),常見當地居民連續(xù)多次或一次過量食用膠陀螺后,經陽光曝曬,顏面等身體暴露部位出現紅腫,尤以口唇為重。故當地稱膠陀螺為“豬嘴蘑”或“拱嘴蘑”。在I期臨床觀察中;受試者雖未出現嚴重的光毒反應,在II期臨床觀察時仍需引起足夠的重視,提醒患者非皮損部位盡可能避光,以免“曬傷”。
權利要求
1.膠陀螺或其菌絲體的提取物,它可以由下列方法制得A.將膠陀螺或其菌絲體粉碎1~10目B.采用40~9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乙醇用量為3~6倍(藥材g∶乙醇體積ml),時間為1~2小時C.提取物減壓回收乙醇后,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1~1.40(50~60℃),即得提取物。提取物中麥角甾醇的含量為0.2~0.8%。
2.權利要求1書所述的膠陀螺或其菌絲體的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驟A.將膠陀螺或其菌絲體粉碎1~10目B.采用40~95%7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乙醇用量為3~6倍(藥材g∶乙醇體積ml),時間為1~2小時C.提取物減壓回收乙醇后,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1~1.40(50~60℃),即得提取物。
3.含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膠陀螺或其菌絲體的提取物為活性成分的藥物,其制備方法如下將膠陀螺或其菌絲體的提取物與淀粉按比例(g∶g)1∶1~3混合(麥角甾醇的含量為0.01~0.8%g),制成硬膠囊劑、片劑(混合物中加1%~5%硬脂酸鎂,混勻后壓片)、顆粒劑(混合物中加60~80%乙醇適量,制成8~14目的顆粒)、散劑
4.權利要求3所述的藥物,它可以是片劑、硬膠囊劑、顆粒劑、散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將膠陀螺或其菌絲體粉碎1~10目。(2)采用40~9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乙醇用量為3~6倍(藥材g∶乙醇體積ml),時間為1~2小時。(3)將乙醇提取物,采用減壓回收乙醇后,濃縮至1.01~1.40(50~60℃),得提取物。(4)提取物中麥角甾醇的含量為0.2~0.8%,制成的藥物中麥角甾醇的含量為0.01~0.8%。(5)將提取物與淀粉按比例(g∶g)1∶1~3混合,在50~80℃條件下干燥,粉碎細度為50~100目,裝入膠囊或制成片劑、顆粒劑、散劑。
6.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物及其制備成的藥物在醫(yī)療方面的應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物及其制備成的藥物具有光敏作用,可以用于治療牛皮癬、白癜風、皮炎等皮膚病。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膠陀螺或其菌絲體提取物及其藥物的制備和應用。膠陀螺或其菌絲體粉碎,加乙醇提取,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后,濃縮,即得提取物。將提取物與淀粉或其它輔料混合,干燥,粉碎后制成硬膠囊劑、片劑、顆粒劑、散劑等。首次提出了膠陀螺或其菌絲體提取物及含該提取物的藥物的制備方法。膠陀螺或其菌絲體提取物及其制備的藥物可用于治療牛皮癬、白癜風、皮炎等皮膚病。
文檔編號A61P17/06GK1390602SQ0111872
公開日2003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01年6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6月8日
發(fā)明者郗書元, 陳景修, 丁曉昆 申請人:中國高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產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腦梗塞急性期、恢復早期中藥組合物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腦梗塞急性期、恢復早期中藥組合物的新用途。背景技術:中國專利CN200310114532.X公開了一種治療腦梗塞急性期、恢
- 外科手術器械的彎轉裝置及外科手術器械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公開一種外科手術器械的彎轉裝置及外科手術器械,彎轉裝置的驅動組件包括:可繞其軸心線旋轉地安裝于固定手柄的驅動螺桿,驅動螺桿的軸心線與細長體軸心線平
- 專利名稱: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包含特定的血管緊張肽II受體拮抗劑和一種或多種利尿劑作為有效成分的藥物組合物(特別是用于預防或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組合物),涉及特定的血管緊張肽II受體拮抗劑和一種或多種利尿劑用于制造藥物組合物
- 一種基于接觸式ic卡的監(jiān)護儀一次性傳感器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接觸式IC卡的監(jiān)護儀一次性傳感器裝置,包括傳感器電極片、傳感器插頭、傳感器插座盒和監(jiān)護儀。所述傳感器電極片與傳感器插頭相連,采用一次性表皮電極傳感器進行信
- 專利名稱:治療鼻竇炎的中草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來源于植物的混制品,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草藥組合物。背景技術:鼻竇炎一癥,在祖國醫(yī)學中屬五官科鼻病的范疇,該病在臨床中為常見。一般單純性鼻竇炎基本不影響工作,但一經伴發(fā)其他病
- 專利名稱:具有利尿通淋功能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獸藥領域,尤其是一種具有利尿通淋功能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熱應激是指動物機體對熱應激源的非特異性防御應答的生理反應,其實質是指環(huán)境溫度超過等熱區(qū)中的舒適區(qū)
- 一種心胸外科患者術后活動的安全手杖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心胸外科術后患者活動的安全手杖,包括手杖支架、底座,所述手杖支架一端固定在底座上,手杖支架的另一端固定有一把手,手杖支架下端側壁上固定有一胸腔閉式引流瓶放置盒和插輸液
- 專利名稱:治療腰肌勞損的中草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來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腰肌勞損的中草藥。 背景技術:目前腰肌勞損這種外傷性病,在農村中較為多見,本病多發(fā)于青壯年人群,其病因多屬因摔傷跌打損傷。當時并不影響生理活動
- 專利名稱:自動腰椎曲線牽引床的制作方法自動腰椎曲線牽引床腰椎過度負重,姿勢不良,退行病變,普遍采用直線牽引。直線牽引破壞生理曲線越拉越直。直線牽引,操作煩瑣,壓迫胸腹,影響呼吸,難以忍受,難以堅持,破壞曲線,效果低微。本發(fā)明利用人體自重位移
- 適用于鼻粘膜給藥的復合栓劑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適用于鼻粘膜給藥的復合栓劑,所述栓劑包括栓體與手柄,其特征是所述的栓體為頂端有凸緣的空心圓臺,所述圓臺的通過軸線縱截面為頂角處向外突出的梯形,所述梯形的底角為150°~170°,
- 專利名稱:一種解決鼻塞的噴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解決鼻塞的噴劑,屬于生物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當人們感冒時,容易受到鼻塞的困擾,呼吸不順暢,易引起頭痛、煩躁等,還有很多人長期受到鼻炎的困擾,一遇到刺激性的氣味就會引起鼻部的不
- 專利名稱:一種生姜酚類提取物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ー種生姜酚類提取物制劑,具體講,涉及ー種生姜酚類提取物軟膠囊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現代交通工具和航天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對人類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發(fā)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同時也使
- 專利名稱:含有坦洛新(緩釋)和非那雄胺(速釋)的復方片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到含有坦洛新(緩釋)和非那雄胺(速釋)的復方片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藥物制劑領域。背景技術:鹽酸坦洛新化學名稱5-[ (2R) -2-[2- (2-乙氧基
- 專利名稱:一種穴位衣服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穴位衣服。 背景技術:中國中醫(yī)博大精深,其中穴位按摩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其利用對人體各穴位按摩保健使人感覺身心舒服,但這一前提是基于對各穴位的正確認識,人體上有409個穴位,其中72
- 專利名稱:小鵝瘟卵黃抗體凍干保護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家禽抗體保存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小鵝瘟卵黃抗體的凍干保護齊U、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背景技術:小鵝瘟,又稱鵝細小病毒感染,是雛鵝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可經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 一種血糖檢測專用托盤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血糖檢測專用托盤,包括托盤本體和把手,托盤本體設有的隔板將托盤本體分割成分為無菌區(qū)和垃圾區(qū),無菌區(qū)依次設有酒精盒、棉簽盒、放置新的采血針的針盒、存放血糖檢測儀和新試紙的方形盒,垃圾
- 專利名稱:含有環(huán)組普羅的用于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醫(yī)藥領域,尤其涉及糖尿病,具體來說是一種含有環(huán)組普羅的用于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組合物。背景技術:糖尿病是人類最常見的新陳代謝失調疾病。大部分是依賴胰島素的,或稱作第
- 一種皮膚科用檢查儀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皮膚科用檢查儀器,所述檢查儀器包括消毒手和手柄,所述消毒手內置于手柄,所述消毒手與連接桿相連,所述手柄上有與連接桿相適應的滑槽,所述連接桿部分穿過滑槽形成外置與手柄的推手,所述消
- 專利名稱:微型掌、指骨外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 涉及一種骨折固定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可用于人手部掌、指骨骨折的外固定裝置。背景技術:掌、指骨骨折是手外傷直接暴力的結果,在骨折中的發(fā)生率較高,且常伴有肌腱神經血管等的合并損傷,掌、指
- 專利名稱: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的是中藥復方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是一種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該藥物的名稱為黃莪通閉膠囊。背景技術: 前列腺由腺體及肌肉組成,這些組織會隨年齡生長。它們的
- 專利名稱:恒壓氧氣吸入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院病人治療適用中心管道供氣的氧氣吸入器。 背景技術:目前使用的氧氣吸入器主要由表體、壓力表、流量計、濕化瓶、流量調節(jié)旋鈕,安全閥等組成,通過調節(jié)流量調節(jié)旋鈕控制氣體輸出流量,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