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分類
最新文章
成角處瘢痕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成角處瘢痕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成角處瘢痕按摩器,用于對肢體成角處的瘢痕進行按摩和擴張,其特征在于,包括:撐開肢體成角處兩側的支撐單元;對瘢痕進行按摩的擴張按摩單元;其中,支撐單元具有支撐板和分別位于該支撐板兩端的兩個支撐柱。擴張按摩單元具有帶有出藥孔的弧形的按摩片和按摩柱;該按摩柱內部設置有藥物施加單元、振動單元以及電池。藥物施加單元具有與出藥孔相通的用于容納藥物的藥物槽;位于藥物槽中具有內螺紋的活塞;與活塞的內螺紋連接并推動活塞的推桿;帶動推桿轉動的第一電機;振動單元具有帶動擴張按摩單元振動的偏心輪和帶動偏心輪轉動的第二電機。能夠使患者在無需他人幫助的情況下對自身肢體成角處的瘢痕進行按摩。
【專利說明】成角處瘢痕按摩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瘢痕按摩器,尤其涉及一種成角處瘢痕擴張按摩器。
【背景技術】
[0002]經(jīng)歷過外傷或者燒傷的患者,在手術治療后,皮膚表面通常會形成瘢痕,在人群中有很大比例的患者會發(fā)生瘢痕增生,特別是有瘢痕體質的患者,瘢痕增生尤為嚴重。為防止和治療瘢痕增生,促進瘢痕成熟,在手術、化學藥物治療后,通常需要醫(yī)護人員對瘢痕進行擴張和藥物按摩,但是瘢痕的發(fā)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常常要經(jīng)歷數(shù)年的時間,而要求患者定期到醫(yī)院進行按摩,則一方面費用比較高,另一方面醫(yī)護人員的數(shù)量也有限,很難對大量的患者進行瘢痕按摩。如果不采取上述措施,瘢痕增生嚴重后多需要再次或者多次手術整形。這就給患者的瘢痕恢復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0003]位于人體的腋窩處、肘關節(jié)內側、膝關節(jié)內側、兩手指之間的指蹼處等成角處的瘢痕——簡稱成角處瘢痕,需要對其進行表面藥物按摩和牽拉按摩,成角處的瘢痕常發(fā)生攣縮,如果患者不經(jīng)常做拉伸運動,攣縮會不斷加劇,例如位于腋下的瘢痕,如果發(fā)生攣縮,患者手臂抬起的角度會受到限制,患者輕則無法將手臂舉過頭頂拿取高處的物品,更嚴重的是患者在喝水時無法將水杯抬到嘴的位置進行飲水,生活質量受到極大影響。而手臂在自然狀態(tài)下保持下垂,瘢痕在此姿態(tài)下得不到有效的擴張拉伸,因此需要患者有意識、有目的進行擴張拉伸,并且進行拉伸時往往需要他人輔助,使得拉伸的效果并不理想。并且如果在按摩的同時能夠在瘢痕表面涂抹藥物,會進一步提高瘢痕康復的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使患者在無需他人幫助的情況下對自身肢體成角處的瘢痕進行按摩的成角處的瘢痕按摩器。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成角處瘢痕按摩器,用于對肢體成角處的瘢痕進行按摩和擴張,其特征在于,包括:撐開肢體成角處兩側的支撐單元;與瘢痕接觸并對瘢痕進行按摩的擴張按摩單元;其中,支撐單元具有支撐板和分別位于該支撐板兩端的兩個支撐柱。擴張按摩單元穿過支撐板的中部,具有帶有出藥孔的弧形的按摩片和連接于該按摩片后部的按摩柱;該按摩柱內部設置有:位于按摩片后方的藥物施加單元、振動單元以及為藥物施加單元和振動單元供電的電池。藥物施加單元具有與出藥孔相通的用于容納藥物的藥物槽;位于藥物槽中具有內螺紋的活塞;與活塞的內螺紋連接并推動活塞的推桿;帶動推桿轉動的第一電機;振動單元具有帶動擴張按摩單元振動的偏心輪;帶動偏心輪轉動的第二電機。
[0006]另外,本實用新型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還包括:位于按摩片與瘢痕接觸一側的遠紅外發(fā)射單元。
[0007]另外,本實用新型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支撐板與外殼之間通過具有彈性的連桿相連接。
[0008]另外,本實用新型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兩個支撐柱分別具有與肢體成角處的兩側肢體形狀相匹配的弧形支撐座和連接于弧形支撐座一端的固定帶,弧形支撐座的另一端具有安裝環(huán),固定帶從肢體成角處繞過后安裝于安裝環(huán)中。
[0009]另外,本實用新型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弧形支撐座分別為與患者的手臂相匹配的手臂支座和與患者的肋部形狀相匹配的肋部支座。
[0010]另外,本實用新型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弧形支撐座的形狀和大小與患者的手指相匹配。
[0011]實用新型作用與效果
[001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成角處瘢痕擴張器,由于支撐單元兩側的支撐柱支撐起了成角處的兩側,并且具有振動單元,因此只需要將從中間通過的給藥按摩柱用手握住或者支撐在桌面或者其它固定物體上,即可自動對位于成角處頂點附近的瘢痕進行按摩。
[0013]此外,由于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成角處瘢痕擴張器還具有藥物施加單元,因此能夠在按摩的同時對瘢痕進行給藥,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按摩的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的給藥按摩單元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的使用狀態(tài)圖;
[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在實施例二中的俯視圖;
[0018]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在實施例二中的使用狀態(tài)圖;以及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成角處瘢痕擴張按摩器在變形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一 >
[002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成角處瘢痕按摩器10具有支撐單元11和給藥按摩單元12,支撐單元11包括支撐板13和支撐柱14 ;給藥按摩單元12包括給藥按摩柱16和按摩片15。
[0022]支撐柱14安裝于支撐板13的兩側,支撐板13的中間開有讓給藥按摩柱16穿過的開口,支撐板的上下兩側還具有彈性連桿27,彈性連桿27將支撐板13和給藥按摩柱16連接起來,由于彈性連桿27具有彈性,因此在按摩過程中,對于給藥按摩柱16的運動具有緩沖的作用。支撐柱14的形狀為高15厘米,底面直徑為5厘米的圓柱形。
[0023]給藥按摩柱16的上端具有按摩片15,按摩片15為弧形,使得當按摩片15與患者的瘢痕處相接觸時能夠達到舒適的觸感。按摩片15的表面還具有多個藥物釋放孔26,在按摩的同時藥物釋放孔26還能夠釋放出藥物。
[002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的給藥按摩單元12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給藥按摩單元12具有藥物施加單元17和振動單元,藥物施加單元17具有藥物槽18,活塞19,推桿20以及第一電機21。藥物槽18與按摩片15上的藥物釋放孔26相通?;钊?9位于藥物槽18中,活塞19為中空圓柱形,具有內螺紋,推桿20具有外螺紋,推桿20的外面螺紋與活塞19的內螺紋相匹配。推桿20在第一電機21的帶動下轉動,由于內外螺紋的相互作用,從而對活塞19產(chǎn)生推動作用,活塞19進而推動藥物槽18中的藥物使得藥物從藥物釋放孔26中被擠出,并涂于與藥物釋放孔26相接觸的患者的瘢痕處。這里的藥物可以是:硅酮凝膠以及瘢痕軟膏,瘢痕軟膏可以是積雪苷、瘢痕霜、利浦松軟膏、康瑞保軟膏、海普林軟膏、川芎瘢痕涂膜等。振動單元包括第二電機23,和偏心輪22。第一電機21的后面具有第二電機23,第二電機23上安裝有偏心輪22,第二電機23帶動偏心輪22在垂直于圖2的紙面的方向做圓周運動,使得整個給藥按摩單元12產(chǎn)生整體振動,從而使得按摩片15對與其接觸的瘢痕處產(chǎn)生振動按摩的效果。第一電機21和第二電機23均由開關25控制開啟和關閉。電池24為第一電機21和第二電機22供電。兩電機的連接方式為通常的并聯(lián)電路連接,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均應掌握,關于并聯(lián)電路的連接方式請見《電路基礎》,黃盛蘭主編,ISBN: [7301107765]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08-01。此處不再贅述。
[0025]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的使用狀態(tài)圖。如圖3所示,以對腋窩處的瘢痕進行按摩為例,當使用成角處瘢痕按摩器10時,首先用支撐柱14置于手臂和肋部之間,將手臂支起,并且讓給藥按摩柱16頂端的按摩片15盡可能的貼近腋窩處的瘢痕,同時,將給藥按摩柱16向外面的一端用另一只手握住,或者抵在桌子等固定物體上,向腋窩方向施加壓力,使得按摩片15壓緊腋窩處的瘢痕。打開開關25,使得給藥按摩單元12開始振動,對腋窩處的瘢痕進行按摩,并施加藥物。
[0026]<實施例二 >
[0027]在實施例二中,對于和實施例一中相同的結構,給予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相同的說明。
[0028]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在實施例二中的俯視圖,由于本實施例二中的給藥按摩單元12的結構與實施例一中相同,圖中省去了給藥按摩單元12和彈性連桿27。以下就與實施例一不同的部分做闡述。
[0029]如圖4所示,支撐單元28的支撐板13兩側,分別連接有手臂支座29和肋部支座32,手臂支座29的一端連接有手臂固定帶30,手臂固定帶30的前端具有尼龍搭扣,手臂支座29的另一端具有搭扣環(huán)31,手臂固定帶30的前端從搭扣環(huán)31中穿過,并彎折回來粘住固定。
[0030]本實施例中手臂支座29的弧度與目標使用者的手臂相適應,在在對腋窩處的瘢痕進行按摩時,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手臂支座29為直徑15厘米的圓環(huán)的一半的形狀,手臂支座29支撐住手臂的內側,手臂固定帶30的長度設置為30厘米,其中有15厘米為尼龍搭扣的粘鉤面,另外15厘米為自粘扣的絨毛面,粘鉤面可以與絨毛面相粘合。手臂固定帶30由手臂手臂支座29的一端出發(fā),從手臂的外圍繞過,繞至手臂支座29的另一端的尼龍搭扣環(huán)31處,并從搭扣環(huán)31中穿過后折回,手臂固定帶30前端的尼龍搭扣粘緊,將手臂固定。另一側的肋部支座32上具有肋部固定帶33,肋部支座32的形狀為弧形,弧度與肋部相適應,肋部固定帶33的長度較手臂固定帶30長,肋部固定帶從肋部支座32的一端出發(fā)繞使用者的胸圍一圈,當繞到肋部支座32的搭扣環(huán)處時從搭扣環(huán)31中穿過后折回,肋部固定帶33前端的尼龍搭扣粘緊,將肋部支座32固定于肋部。此時支撐單元28被固定于手臂和肋部之間,給藥按摩單元12緊貼患者腋窩處的瘢痕。
[0031]此結構能夠有效固定支撐單元和給藥按摩單元12,從而在按摩時不需要患者的另一支手一直拿住按摩單元進行支撐。此外,也特別適合僅有一只手臂的殘障人士進行使用。只要有人幫助將按摩器固定好,即可在無需他人一直照顧的情況下進行瘢痕的擴張按摩。
[0032]<變形例>
[0033]在本變形例中,對于和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中相同的結構,給予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相同的說明。
[0034]如圖6所示,本變形例中的結構是在實施例二中的結構基礎上,將尺寸縮小到與手指相適應的大小。用于兩根手指之間的指蹼處的擴張按摩。在本實施例中支座的形狀為直徑為2厘米的半圓環(huán),支座35將兩根手指撐開,支座35兩側的固定帶34繞過撐開的手指并折返粘牢,從支撐板13中間的安裝口 36中穿過的按摩單元(圖中未顯示)對指蹼處的瘢痕進行擴張按摩。由于采用了固定帶34進行固定,因此省去了另一只手的輔助固定。
[0035]圖6中的虛線部分表示了固定帶固定于手指上的狀態(tài)。
[0036]當然,支撐柱的形狀不僅限于圓柱形,只要其外側與患者肢體相接觸的一側為弧形即可。
[0037]并且可以通過調節(jié)振動電機,即實施例中的第二電機的振動頻率來調節(jié)給藥按摩柱16的振動頻率,達到使使用者舒適的頻率。
[0038]此外,也可以單獨設置一個開頭控制第一電機的轉速,從而控制推桿20的推進速度,或者在不需要涂藥時關閉第一電機。
[0039]此外,還可以在位于按摩片與瘢痕接觸一側安裝遠紅外發(fā)射單元,對瘢痕處進行遠紅外的照射,也有助于軟化瘢痕,增加按摩的效果。
[0040]可以制成不同的尺寸以適應,在腋下、肘關節(jié)、膝關節(jié)、兩根手指之間的指蹼處等肢體能夠形成一定角度的成角處的瘢痕。
【權利要求】
1.一種成角處瘢痕按摩器,用于對肢體成角處的瘢痕進行按摩和擴張,其特征在于,包括: 撐開所述肢體成角處兩側的支撐單元; 與所述瘢痕接觸并對所述瘢痕進行按摩的擴張按摩單元; 其中,所述支撐單元具有支撐板和分別位于該支撐板兩端的兩個支撐柱, 所述擴張按摩單元穿過所述支撐板的中部,具有 帶有出藥孔的弧形的按摩片和連接于該按摩片后部的按摩柱;該按摩柱內部設置有:位于所述按摩片后方的藥物施加單元、振動單元以及為所述藥物施加單元和振動單元供電的電池, 所述藥物施加單元具有與所述出藥孔相通的用于容納藥物的藥物槽;位于所述藥物槽中具有內螺紋的活塞;與所述活塞的內螺紋連接并推動所述活塞的推桿;帶動所述推桿轉動的第一電機; 所述振動單元具有帶動所述擴張按摩單元振動的偏心輪;帶動所述偏心輪轉動的第二電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位于所述按摩片與所述瘢痕接觸一側的遠紅外發(fā)射單元。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支撐板與所述外殼之間通過具有彈性的連桿相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兩個支撐柱分別具有與所述肢體成角處的兩側肢體形狀相匹配的弧形支撐座和連接于所述弧形支撐座一端的固定帶,所述弧形支撐座的另一端具有安裝環(huán),所述固定帶從所述肢體成角處繞過后安裝于所述安裝環(huán)中。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弧形支撐座分別為與患者的手臂相匹配的手臂支座和與患者的肋部形狀相匹配的肋部支座。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成角處瘢痕按摩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弧形支撐座的形狀和大小與患者的手指相匹配。
【文檔編號】A61N5/06GK203988948SQ201420332825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6月20日
【發(fā)明者】李恒宇, 王星童, 夏照帆, 孫榮距, 孫瑜, 酈佳慧, 唐洪泰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yī)大學
產(chǎn)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一種可注射神經(jīng)刺激器的植入工具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注射神經(jīng)刺激器的植入工具,包括探頭,絕緣體,擴張器,護套和孔,探頭的前端呈針狀,除了探頭的前端和需要連接電刺激的另一端,探頭長度的80%被絕緣體覆蓋;所述擴張器為中空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痤瘡的外用藥物痤瘡凈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是一種用于治療痤瘡的藥物,它是以中藥為有效成分制備而成的外用藥劑??梢杂行У闹委熋娌筐畀彙p畀?,又名粉刺,是發(fā)生于男女青年面部最常見的一種病變,發(fā)作期間,面部出現(xiàn)多數(shù)為綠豆或高
- 專利名稱:一種水包油型復方天竺葵油納米乳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醫(yī)藥領域,涉及一種可以抗菌消炎、改善皮膚炎癥,修復疤痕,緩解經(jīng)前癥候群的復方天竺葵油納米乳組合物新劑型,特別涉及一種澄清透明的水包油型復方天竺葵油納米乳組合物。背景
- 專利名稱:一種具有緩解體力疲勞功能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保健食品和藥品領域,涉及一種具有緩解體力疲勞功能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疲勞是機體負載的生理生化變化過程。1982年第五屆國際運動生化會議對疲勞概念的定義為“
- 培養(yǎng)基消毒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培養(yǎng)基消毒架,由消毒架和托盤組成,所述消毒架包括四根位于頂角處的支撐桿,在支撐桿之間設有縱向排列的若干個日字形的支撐臺,在該支撐臺上能夠擺放放置培養(yǎng)瓶的托盤,在消毒架的底部設有四個與消毒爐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銀屑病的膠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一種中藥,特別涉及一種治療銀屑病的中成藥。背景技術: 銀屑病又稱牛皮癬,傳統(tǒng)中醫(yī)稱之為“白疣”,是以紅斑覆有銀白色鱗屑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慢性增殖性皮膚病,其發(fā)病率國際上統(tǒng)計為1-
- 環(huán)柄注射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環(huán)柄注射器,屬于醫(yī)療器具領域。一種環(huán)柄注射器包括:注射針筒、安裝在注射針筒后端的蓋子、穿過蓋子伸入到注射針筒內可相對移動的推桿、設于推桿位于注射針筒內一端的活塞、及用于連接針頭與注射針筒的
- 專利名稱:人工抗原的制備——半抗原與蛋白質交聯(lián)的新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利用新型的橋結構L-賴氨酸或多肽及新型有機磷縮合試劑將有機磷化合物半抗原與載體分子(蛋白質)交聯(lián)的制備人工抗原的方法,屬生物有機大分子的制備技術領域。在化學免疫及有關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尖銳濕疣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尖銳濕疣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尖銳濕疣是當前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之一,中醫(yī)稱之為“臊瘊”、“尿瘊”。中醫(yī)認為尖銳濕疣是由于肝腎虧損,交合不潔,外感濕熱淫毒,濕毒下
- 遠紅外線治療旋脊保健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遠紅外線治療旋脊保健床,包括床體和支撐床體的底座,所述床體的兩側邊緣之間橫向懸掛有若干個托板,所述床體的尾部設有搖擺裝置,其頭部和中部分別設有頸曲復位枕和腰曲復位枕,所述底座內設有
- 一種理療電極電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理療電極電連接結構,其特征是:設置電極接頭與電極片之間的連接扣是采用永磁片與導磁金屬片吸附貼合的連接形式,電極接頭與電極片之間的電連接形成在連接扣吸附貼合的貼合面上。本實用新型
- 專利名稱:用于輸液包裝的組合蓋及具有該組合蓋的輸液容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藥包裝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輸液包裝的組合蓋及具 有該組合蓋的輸液容器。背景技術:現(xiàn)有技術的組合蓋及具有該組合蓋的塑料包裝如圖1所示,組合蓋由外
- 專利名稱:魔芋潔面乳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日常生活用品領域,特別是一種魔芋潔面乳的制備方法。背景技術:魔芋別名筠篛,屬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性塊莖草本植物;主要產(chǎn)于東半球熱帶、亞熱帶,中國為原產(chǎn)地之一,四川、湖北、湖南、云南、貴州、陜西
- 專利名稱:一種甘氨酰-l-酪氨酸藥用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甘氨酰-L-酪氨酸藥用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醫(yī)藥技術領域。 本制劑由甘氨酰-L-酪氨酸組成。本發(fā)明涉及這種制劑的處方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20世紀30年代Robe
- 專利名稱: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足浴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足浴組合物。背景技術:足浴療法屬足療諸法中的一種,也同屬中醫(yī)外治法。在中醫(yī)文化中,足浴療法源遠流長,它源于我國遠古時代
- 專利名稱:咪唑基甲基吡啶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咪唑基甲基吡啶,它們的制備及其藥物用途和包含它們的藥用組合物。本發(fā)明具體地提供游離堿或酸加成鹽形式的式Ⅰ化合物(下文稱為新化合物) 其中,R1是(1-4C)烷基、原子序數(shù)為9至35的囟素
- 一種改良型醫(yī)療病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良型醫(yī)療病床,包括床面,及設置在所述床面頂部的一側的護欄,所述護欄為U形,所述護欄的兩端與所述床面之間緊固有螺絲,所述床面的頂部鋪設有乳膠墊,所述乳膠墊具有一個圓弧形的上表面,在
- 一種新型便攜式鼻吸罩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便攜式鼻吸罩,包括罩體、彈力套、進氧管和排氣管,在進氧管下段設有出氣單向閥,出氣單向閥上設有軟管,軟管上設有支管,軟管末段設有鼻夾,支管末段設有牙套,罩體內部均勻分布有磁塊,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骨折的中藥丸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成藥,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骨折的中藥丸。背景技術: 對于骨折患者,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方法有三種,一種是將骨折處進行人工復位后,再用石膏固定,使其自然愈合;第二種是對于嚴重骨折患者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乳腺炎癥的中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乳腺炎癥的中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乳腺炎癥發(fā)病前常有乳頭皸裂,乳頭隱畸形,乳房受擠壓,乳汗淤積等誘因。是初產(chǎn)婦常見的一種病癥,輕者不能給
- 專利名稱:婦產(chǎn)科用臍帶夾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婦產(chǎn)科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婦產(chǎn)科用臍帶夾。背景技術:新生兒出生后需要將臍帶結扎,目前多采用線繩結扎,也有采用橡膠圈套扎或者血管鉗鉗夾結扎。采用線繩結扎,是古老而且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