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一種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沖劑的制作方法
- 一種用于抗病毒的天然藥物涂膜劑的制作方法
- 婦產科用取樣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新型易拆裝密封藥瓶的制作方法
- 用于毛發(fā)治療的方法和材料的制作方法
- 偏癱行走康復器的制造方法
- 治療局部真菌和細菌感染的新方法
- 具有協(xié)同抗驚厥作用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手術托盤架的制作方法
- 皮膚美容術后治療床的制作方法
- 磷酸川芎嗪軟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 磁片式健康內衣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腎結石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中藥制劑金水寶金丸及其制備方法
- 涼茶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無創(chuàng)可調皮膚氧療縫合器的制造方法
- 腫瘤測量鉗的制作方法
- 一種重瞼成形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多功能牙簽的制作方法
- 一種簡易祛痘裝置制造方法
一種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的制作方法
一種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擔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帆布,特征在于:擔架的兩側設置固定裝置,固定裝置由后套筒、前套筒和固定連桿組成,后套筒、前套筒分別固定于轉動軸兩側的后支架、前支架的側面上,固定連桿的末端設置有螺紋;固定連桿依次貫穿于后套筒、前套筒后通過螺母相固定,以保持前支架與后支架在同一平面內或成一定角度夾角。本實用新型的擔架,在正常情況下,前支架與后支架處于同一平面內,將固定連桿貫穿于前套筒、后套筒并用螺母固定后,可實現(xiàn)對病人的水平運輸。如遇到空間比較狹窄的通道,通過將固定連桿拔出、使前支架相對于后支架進行一定角度的轉動,可使病人成坐立狀態(tài),保證了用擔架運輸病人過程中的通過性。
【專利說明】一種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更具體的說,尤其涉及一種可在病人成平躺或仰臥狀態(tài)時對其運送的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
【背景技術】
[0002]擔架作為一種對傷員、病人的運輸工具,可將行動不便的人員運送至目的地,擔架在醫(yī)療行業(yè)具有廣泛的應用。將不能行走或行走不便的病人抬至擔架上,可方便地將病人移送至救護車或搶救室內,為病人的搶救爭取寶貴的時間。
[0003]現(xiàn)有擔架的結構均為平面形式,在運送病人時成平躺狀態(tài),如果遇到空間狹窄的區(qū)域,則不能順利通過。如需將病人從樓上抬下時,由于樓梯道拐角處的空間比較狹小,此時病人在擔架上成平躺狀態(tài),整個擔架的長度接近3米,運送起來將十分困難。
【發(fā)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缺點,提供了一種可在病人成平躺或仰臥狀態(tài)時對其運送的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
[0005]本實用新型的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擔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帆布,所述前支架與后支架通過轉動軸轉動連接;帆布包裹于前支架和后支架的外圍,帆布用于承載患者;其特別之處在于:所述擔架的兩側均設置有保持前支架與后支架成相對固定狀態(tài)的固定裝置,固定裝置由后套筒、前套筒和固定連桿組成,后套筒、前套筒分別固定于轉動軸兩側的后支架、前支架的側面上,固定連桿的末端設置有螺紋;固定連桿依次貫穿于后套筒、前套筒后通過螺母相固定,以保持前支架與后支架在同一平面內或成一定角度夾角。
[0006]本實用新型的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所述前支架由兩平行設置的前橫梁組成,兩前橫梁通過多個豎梁相固定;后支架由兩平行設置的后橫梁組成,兩后橫梁通過多個豎梁相固定。
[0007]本實用新型的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所述前套筒、后套筒分別轉動固定于前支架和后支架的側面。
[0008]本實用新型的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所述前支架的末端固定有便于對擔架上的病人運送的施力帶。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擔架的前支架與后支架通過轉動軸相連接,使得前支架與后支架可發(fā)生相對轉動;通過在擔架的兩側設置有前套筒、后套筒和固定連桿組成的固定裝置,在正常情況下,前支架與后支架處于同一平面內,將固定連桿貫穿于前套筒、后套筒并用螺母固定后,可實現(xiàn)對病人的水平運輸。如遇到空間比較狹窄的通道,通過將固定連桿拔出、使前支架相對于后支架進行一定角度的轉動,可使病人成坐立狀態(tài),保證了用擔架運輸病人過程中的通過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的俯視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的主視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的使用狀態(tài)圖。
[0013]圖中:1前支架,2后支架,3帆布,4轉動軸,5轉動套,6前橫梁,7后橫梁,8豎梁,9施力帶,10后套筒,11前套筒,12固定連桿,13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5]如圖1、圖2所示,分別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姿態(tài)變化式擔架的俯視圖、主視圖,其包括前支架1、后支架2、帆布3、轉動軸4、轉動套5、前橫梁6、后橫梁7、數(shù)量8、施力帶9、后套筒10、前套筒11、固定連桿12、螺母13 ;所示的前支架1、后支架2和帆布3形成了本實用新型擔架的主體結構,前支架I與后支架2通過轉動軸4相連接,使得前支架I與后支架2可進行相對轉動,以進行姿態(tài)變換,以適應窄、寬不同的通道。所示的帆布3包裹于前支架I和后支架2的外圍,以實現(xiàn)對患者的支撐作用。
[0016]所示的前支架I由兩平行設置的前橫梁6組成,兩前橫梁6通過多個豎梁8相固定;所示的后支架2由兩平行設置的后橫梁7組成,兩后橫梁7通過多個豎梁8相固定,前橫梁6、后橫梁7通過轉動套5與轉動軸4向固定。所示的前套筒11、后套筒10分別固定于轉動軸4兩側的前橫梁6、后橫梁7上,固定連桿12的末端設置有螺紋,固定連桿12依次穿過后套筒10、前套筒11后通過螺母13相固定。所示前支架I的末端還固定有施力帶9,以方便醫(yī)護人員對病人進行運送。
[0017]在使用的過程中,在適于對病人平行抬起運輸?shù)那闆r下,首先使前支架I與后支架2處于同一水平面內,然后將固定連桿12貫穿于前套筒11和后套筒10,并用螺母13進行固定,此時整個擔架處于水平狀態(tài),將病人置于帆布3上,即可實現(xiàn)對病人的平行運送。
[0018]在對病人運送的過程中,如遇到空間狹窄的過道,如樓梯的拐角處,首先將整個擔架放置于水平地面上,然后將兩側固定裝置上的螺母13卸下,再將固定連桿12抽出,向上轉動前支架1,使前支架I相對于后支架2發(fā)生一定角度的轉動,此時病人大致處于仰臥狀態(tài),再用固定連桿12將前支架I與后支架2固定,即可方便地將病人抬過空間狹小的過道。此時,如果前方的醫(yī)護人員不便于對前支架I施力,可以將施力帶9掛到肩膀上。
【權利要求】
1.一種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擔架包括前支架(1 )、后支架(2)和帆布(3),所述前支架與后支架通過轉動軸(4)轉動連接;帆布包裹于前支架(1)和后支架(2)的外圍,帆布用于承載患者;其特征在于:所述擔架的兩側均設置有保持前支架與后支架成相對固定狀態(tài)的固定裝置,固定裝置由后套筒(10)、前套筒(11)和固定連桿(12)組成,后套筒、前套筒分別固定于轉動軸兩側的后支架、前支架的側面上,固定連桿的末端設置有螺紋;固定連桿依次貫穿于后套筒、前套筒后通過螺母(13)相固定,以保持前支架(1)與后支架(2)在同一平面內或成一定角度夾角。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1)由兩平行設置的前橫梁(6)組成,兩前橫梁通過多個豎梁(8)相固定;后支架由兩平行設置的后橫梁(7)組成,兩后橫梁通過多個豎梁相固定。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套筒(11)、后套筒(10)分別轉動固定于前支架(1)和后支架(2)的側面。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姿態(tài)變換式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1)的末端固定有便于對擔架上的病人運送的施力帶(9)。
【文檔編號】A61G1/04GK204050065SQ201420516781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10日
【發(fā)明者】張同艷, 王增葉, 周振俊, 王麗云 申請人:張同艷
產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一種美容面具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告了一種美容面具,包括面具本體、與面具本體連接的臂管,所述面具本體包括由內到外依次層疊的透明內層、線路板和外殼,所述透明內層、線路板和外殼的整體形狀適應人體面部輪廓,所述線路板上設有多個發(fā)光管;
- 專利名稱:四唑衍生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以下通式的2H-四唑-5-基酰胺化合物及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其中R1表示氫、低級烷基、-(CH2)n-CF3、-(CH2)n-CHF2、-(CH2)n-CN、-(CH2)n-環(huán)烷基、-(CH
- 飛秒激光白內障手術治療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飛秒激光白內障手術治療裝置,包括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成像系統(tǒng)、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激光光源系統(tǒng)、激光能量檢測系統(tǒng)、激光掃描系統(tǒng)、壓平鏡;所述的激光光源系統(tǒng)設有飛秒激光器;激光光源系統(tǒng)與激光
- 一種廚房站板刀具兩用消毒箱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廚房砧板刀具兩用消毒箱,包括刀架、控制器、砧板、砧板架、箱體,所述刀架和砧板架分左右區(qū)又空間相連,所述控制器連接于箱體內部的上方右角處,所述砧板位于箱體的右下方,所述砧板架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痹癥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藥物,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治療痹癥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醫(yī)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痹癥是指人體機表、經絡因感受風、寒、濕、熱等引起的以肢體關節(jié)及肌肉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
- 一種射頻等離子體手術電極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射頻等離子體手術電極,它由外殼、刀桿組件、固定頭和刀頭組成,所述固定頭固定設置于外殼上,其另一端套設在刀桿組件上;刀頭設在刀桿組件前端,刀頭由至少三層絕緣層包裹而成,其絕緣層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胸痹心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質量檢測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質量檢測方法和用途,特別涉及一種胸痹心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質量檢測方法和用途,屬中藥制藥領域。背景技術:
- 布洛芬凝膠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布洛芬凝膠,該凝膠包括硬殼體,硬殼體內包括第一片體、第二片體和支撐體,支撐體豎直放置,其兩端分別位于第一片體和第二片體的中心位置,三者組成“工”型結構;硬殼體還包括囊體,囊體鑲嵌在支撐體內;
- 專利名稱:低腐蝕性清洗液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 明涉及含無機有效成分的醫(yī)用配制品、碘及其化合物,尤指一種低腐蝕性清洗液。背景技術:目前我國市場上最流行的清洗液是含碘清洗液,以碘酒為多,眾所周知,碘屬鹵族,它具有兩面性,就象一把雙刃劍一方面
- 專利名稱:聲光警示安全拐杖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人類生活需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拐杖。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聲光警示安全拐杖,在握柄與杖身連接處設置套管、壓簧,在杖身上設置有紅外線發(fā)射管和紅外線接收裝置。閃光二極管與蜂鳴
- 輸液用膠塞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輸液用膠塞,包括膠塞本體,所述膠塞本體分為冠部和頸部,冠部底面于頸部的外周部分為與輸液瓶上口沿配合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底部設有一圈定位槽,該膠塞與相應的輸液瓶配合時,輸液瓶上口沿的凸環(huán)嵌設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皮膚病中藥片劑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醫(yī)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皮膚病中藥片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濕瘡是常見的瘙癢性皮膚病,因發(fā)病部位不同而有不同名稱,如風疹,濕疹,皮膚刺癢,面赤鼻齄,瘡瘍腫毒,頭目眩暈,大
- 專利名稱:內窺鏡系統(tǒng)以及校準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內窺鏡系統(tǒng)以及校準(calibration)方法。更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涉及這樣一種內窺鏡系統(tǒng)以及校準方法,其中利用特殊光來執(zhí)行特殊光模式成像,并且可以在不受系統(tǒng)部件(例如內窺鏡和照明設備
- 專利名稱:二氫和四氫苯并[f]喹啉-3-酮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些新型二氫和四氫苯并[f]喹啉-3-酮類化合物、含有這類化合物的藥物組合物,以及使用這類化合物抑制甾族化合物5-α-還原酶的方法。還發(fā)明了制備這類化合物使用的新方法。
- 專利名稱:隧道器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留置導管,特別是,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在病人的皮膚之下皮下隧穿 (tunneling)導管的隧道器(turmeler)裝置。背景技術:導管是用于對體腔、管道以及脈管抽出和注入流體的柔性器具。通常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失眠足浴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中草藥組合物制成的具有治療失眠的足浴劑。 背景技術:目前,國內外口服治療失眠的藥物很多,如安眠藥等等,但是口服藥屬于化學藥品,難免會對人體有一些負作用,而人的腳掌密布很多血管,
- 專利名稱:一種含巴旦杏提取物和銀杏葉提取物的復方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內容屬于生化物品的制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以巴旦杏提取物和銀杏葉提取物為原料制備的藥物保健制劑。背景技術: 巴旦杏主產于我國新疆地區(qū),為薔薇科桃屬植物巴旦木(Amy
- 家用智能藥箱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家用智能藥箱,具有箱體和箱蓋,箱體和箱蓋的一側相互鉸鏈,箱體和箱蓋上設有相互配合的鎖扣,箱體上設有提手,箱蓋上設有控制模塊與顯示器、控制按鈕和喇叭,控制模塊與顯示器、控制按鈕和喇叭連接,箱體內設有
- 專利名稱:一種風寒感冒紫蘇葉保健酒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能防治風寒感冒的紫蘇葉保健酒。背景技術:眾所周知,風寒感冒是因風吹受涼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季節(jié)發(fā)生較多。其癥狀為渾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治療上西藥、中藥皆可,亦可采用食
- 專利名稱:一種遇水呈非凝膠狀態(tài)的頭孢菌素酯類藥物顆粒、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藥物顆粒,具體是一種遇水呈非凝膠狀態(tài)的頭孢菌素酯類藥物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屬于藥物制劑技術領域。背景技術:頭孢菌素酯類藥物是一類β -內酰
- 專利名稱:二芳基5,6-融合雜環(huán)酸作為白三烯拮抗劑的制作方法本申請為1993年12月28日提交的共同未決的申請174,937號的部分繼續(xù)申請,該174,937號是現(xiàn)已放棄的1992年12月22日提交的994869號的部分繼續(xù)申請;上述申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