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分類
最新文章
- 一種中藥配方(參爾膠囊)的制作方法
- 乳化型面膜化妝品的制作方法
- 一種水包油型復方硝唑尼特納米乳及其制備方法
- 進氣奶瓶的制作方法
- 一種手搖式護理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 藥品避光藥盒的制作方法
- 預防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備方法
- 胃部結(jié)核菌提取檢驗桌的制作方法
- 消毒液的制作方法
- 一種中草藥祛痘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用于制造生物醫(yī)學制件的聚烯烴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按摩潔身器的制造方法
- 治療失眠的足液的制作方法
- 一種新型藥盒的制作方法
- 具有防曬美白止癢功效的護膚品的制作方法
- 含有磷酸酯的異惡唑啉衍生物、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 抑制腫瘤、抗饑餓、解毒、增強免疫力的藥物及制備方法
- 具有adcc和cdc功能及改善的糖基化特征的抗-cd19抗體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祛痘控油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
專利名稱: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制劑技術領域,一種涉及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上呼吸道感染是最為常見的疾病,常由外感引起發(fā)熱、咳嗽、痰黃、氣喘、咽喉腫痛等癥。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抗生素、解熱鎮(zhèn)痛藥、止咳化痰藥等化學藥物治療,療效的穩(wěn)定性較差,副作用大,長期服用對人體損傷較大。這類治療屬于治表方法,無法達到人體的陰陽平衡和根治疾病的效果。并且上呼吸道感染大都屬病毒性感染,抗生素往往難以見效,容易產(chǎn)生耐藥性,其它化學藥也只能對癥治療。采用傳統(tǒng)中藥方劑治療,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目前,止咳中藥制劑多以蔗糖為矯味劑,因蔗糖易吸濕且制備需用輔料較多,服用量大,制成的麻蘇止咳制劑穩(wěn)定性較難控制。這類止咳中藥制劑由于含蔗糖量高,不適用于伴有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壓和肥胖等癥的患者使用。另外蔗糖過高也對兒童使用藥物不利。針對這些情況我公司將麻蘇止咳顆粒開發(fā)為無糖型止咳中藥制劑以適應社會需求。本制劑組方以麻黃為君藥,麻黃的有效成分為鹽酸麻黃堿。在酸性環(huán)境下,麻黃等所含生物堿成分成離子態(tài),會有較大的溶出且易溶于水;在堿性環(huán)境下生物堿成分呈游離態(tài),脂溶性大,易被人體吸收??诜幬锝?jīng)過胃腸轉(zhuǎn)運,經(jīng)過不同的酸性和堿性環(huán)境,對藥物的藥效有較大影響。傳統(tǒng)的中藥提取方法多為以水作為溶劑,半仿生提取則是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條件下,根據(jù)仿生學原理模擬人體胃、小腸、大腸的體液酸堿度用水或乙醇溶液作為提取溶劑,能夠更多地提取藥物的有效成份,且有效地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科學合理的制備方法,生產(chǎn)出質(zhì)量穩(wěn)定,起效快,口感好,老少皆宜的一種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⑴先將藥材進行粗粉碎,使藥材與溶媒的接觸面積增加,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⑵采用現(xiàn)代生物提取的半仿生提取方法,高效提取中藥有效成份,減壓濃縮得到清膏;(3)采用噴霧干燥技術得到干膏細粉;⑷不使用蔗糖,采用添加或者不添加矯味劑制備成無糖型制劑。本發(fā)明的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中藥組分和重量份數(shù)為
麻黃200份,紫蘇葉334份,荊芥334份,羌活334份,防風334份,苦杏仁334份,白前666份,桔梗666份,前胡666份,枳殼334份,黃芩134份,水半夏400份,陳皮334份,茯苓800份,甘草200份。藥材的藥理藥性如下
⑴麻黃麻黃(Herba Ephedrae),別名為龍沙、狗骨、卑相、卑鹽。主要含有多種生物堿和少量揮發(fā)油。性味性辛、味微苦,溫。歸經(jīng)歸肺、膀腕經(jīng)。功能主治發(fā)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
⑵紫蘇葉紫蘇葉(Folium Perillae),別名蘇葉、赤蘇、紫蘇、皺蘇、尖蘇、香蘇。主要含有少量揮發(fā)油和精氨酸等物質(zhì)。性味辛,微溫。歸經(jīng)歸脾經(jīng)、肺經(jīng)二經(jīng)。功能主治發(fā)表,散寒,理氣,和營。治感冒風寒,惡寒發(fā)熱,咳嗽,頭痛無汗,氣喘,胸腹脹滿,嘔惡腹瀉,咽中梗阻,妊娠惡阻,胎動不安。并能解魚蟹毒,癰瘡蛇毒。⑶荊芥荊芥(Herba Schizonepetae),別名為香荊莽、線莽、四棱桿蒿、假蘇。主要含有揮發(fā)油。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濕。歸經(jīng)入肺、肝經(jīng)。功能主治解表散風,透疹,消瘡,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發(fā)不暢,便血、崩漏、鼻衄。⑷蕪;活蕪;活(Rhizoma et Radix Notopterygii),別名為憲青、護蕪;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風使者、黑藥。主要含有香豆精類化合物和揮發(fā)油。性味味辛,苦,性溫。歸經(jīng)入膀胱、腎經(jīng)。功能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無汗,油印寒濕痹,風水浮腫,瘡瘍腫毒。(5)防風防風(Radix Saposhnikoviae),別名為銅蕓、回云、回草、百枝、百種。主要含有長鏈脂肪酸、揮發(fā)油、前胡素和色原酮甙等物質(zhì)。性味;味辛,甘,性微溫。歸經(jīng)入膀胱、肝、脾經(jīng)。功能主治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止癢。用于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jié)酸痛,腹痛泄瀉,腸風下血,破傷風,風疹瘙癢,瘡瘍初起。用于感冒頭痛,風濕痹痛,風疹瘙癢,破傷風。(6)苦杏仁苦杏仁(Semen Armeniacae Amarum),別名為杏仁、北杏、光北杏、光中杏。主要含有脂肪油、苦杏仁甙和苦杏仁酶等。性味苦,微溫,有小毒。歸經(jīng)入肝、大腸經(jīng)。功能主治止咳平喘,風寒或風熱咳嗽,燥熱咳嗽,肺熱咳喘,潤腸通便。(7)白前白前(Rhizoma Cynanchi Stauntonii),別名為水楊柳、鵝白前、草白前、白馬虎、石藍、嗽藥。主要含有β_谷留醇和高級脂肪酸等物質(zhì)。性味辛、苦,微溫。歸經(jīng)入肺經(jīng)。功能主治降氣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氣喘,長于祛痰,降肺氣以平咳喘。⑶桔梗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別名為包褓花、鈴鋯花、僧帽花。主要含有多種皂甙。性味味苦, 辛,性微溫。歸經(jīng)歸肺經(jīng)。功能主治宣肺、祛痰、利咽、排膿、利五臟、補氣血、補五勞、養(yǎng)氣。用于治療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肺癰吐膿、胸滿脅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小便癃閉。⑶前胡前胡(RadixPeucedanil. Radix Peucedani Praeruptori),別名為土當歸、野當歸、姨媽菜、羅鬼菜。主要含有香豆精類化合物及揮發(fā)油。性味味苦,辛,性微寒。歸經(jīng)歸肝經(jīng)。功能主治散風清熱,降氣化痰。用于外感風熱、肺熱痰郁、咳喘痰多、痰黃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滿悶。(K))積殼積殼(Fructus Auranti i ),別名為只殼、江積殼、商殼、炒積殼。主要含有揮發(fā)油和黃酮甙等物質(zhì)。性味味苦,酸,性微寒。歸經(jīng)入肺、脾、肝、胃、大腸經(jīng)。功能主治破氣,行痰,消積。治胸膈痰滯,胸痞,脅脹,食積,噫氣,嘔逆,下痢后重,脫肛,子宮脫垂。(11)黃岑黃岑(Radix Scutellariae),別名為山茶根、土金茶根。主要含有黃酮類化合物。性味苦,寒。歸經(jīng)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壓。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12)水半夏水半夏(Pinellia Tuber),別名為土半夏、半夏、田三七、瘋狗薯。主要含有揮發(fā)油以α-及β-氨基丁酸(aminobutyric 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為主成分的氨基酸和少量無機元素。性味味辛,性溫,有毒。歸經(jīng)歸脾、胃經(jīng)。功能主治燥濕化痰,解毒消腫,止血。主咳嗽痰多,癰瘡癤腫,無名腫毒,毒蟲螫傷,外傷出血。(1 陳皮陳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別名為橘皮、貴老、紅皮、黃橘皮、廣橘皮、新會皮、柑皮、廣陳皮。主要含有黃酮類成分和揮發(fā)油。性味性溫,味辛,味苦。歸經(jīng)歸脾、胃、肺經(jīng)。功能主治理氣開胃,燥濕化痰,治脾胃病。(M)茯苓茯苓(Poria),別名為云苓、松苓、茯靈。主要含有三萜類和多糖。性味甘,淡,平。歸經(jīng)歸心、肺、脾經(jīng)。功能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15)甘草甘草(Radix Glycyrrhizae),別名為美草、密甘、密草、國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皮草。主要含有甘草酸。性味甘,平。歸經(jīng)入脾、胃、肺經(jīng)。功能主治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diào)和諸藥。4本發(fā)明的制備過程
對藥材分別前處理,粗粉碎,半仿生浸提,過濾,醇沉或不醇沉,濃縮,噴霧干燥得到干膏細粉。再進一步按常規(guī)方法制成片劑、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丸劑或滴丸劑產(chǎn)品。主要工藝步驟是
(O藥材前處理將各藥分別揀選,清洗,在65°C以下進行干燥;
(2)粗粉碎將藥材分別在常溫下用粉碎機粉碎為藥材粗粉;
(3)半仿生浸提將將步驟(2)藥材粗粉用5 10倍的不同PH值的水溶液或乙醇溶液連續(xù)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時間1. 5 3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備用;
(4)將步驟(3)濾液減 壓濃縮,控制濃縮溫度為60 80°C,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 1.25(60 70°C )的清膏,分別回收乙醇和水重復使用,清膏或/和輔料混合均勻;
(5)將步驟(4)用水溶液提取經(jīng)濃縮得到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50 70%進行醇沉,過濾;
(6)將步驟(5)醇沉濾液回收乙醇重復使用,再濃縮至相對密度1.10 1. 25 (60 70°C)的稠膏,稠膏或/和輔料混合均勻;
(7)噴霧干燥將步驟(4)、(6)清膏進行噴霧干燥,得到干膏粉;
(8)制劑生產(chǎn)將步驟(7)干膏粉加輔料按常規(guī)方法制成制劑。以上所述的調(diào)節(jié)劑是采用鹽酸、硫酸、磷酸鹽緩沖液和氫氧化鈉溶液中的一種或多種溶液。以上所述的連續(xù)浸提3次是第一次浸提用中藥粗粉8 10倍重量份采用PH調(diào)節(jié)劑調(diào)整PH值至2. O 2. 5的水溶液或PH值2. O 2. 5濃度為50 70%的乙醇溶液;第二次用中藥粗粉5 8倍重量份采用調(diào)節(jié)劑調(diào)整PH值至7. O 7. 5的水溶液或PH值7. O 7. 5濃度為40 60%乙醇溶液;第三次浸提用中藥粗粉5 8倍重量份采用調(diào)節(jié)劑調(diào)整PH值至8. O 8. 5的水溶液或PH值8. O 8. 5濃度為40 60%乙醇溶液。以上所述的用水溶液提取經(jīng)濃縮得到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50 70%進行醇沉。以上所述的輔料包括填充劑和甜味劑;所述的填充劑主要是淀粉、可溶性淀粉、乳糖、糊精、環(huán)糊精、麥芽糊精、甘露醇中的一種或幾種,以清膏或干膏每1000重量份使用填充劑100 900份;所述的甜味劑主要是三氯蔗糖、阿司帕坦、乙?;前匪徕?、阿力甜、環(huán)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菊糖和木糖醇的一種或多種以任何配比的混合物,以清膏或干膏每1000重量份使用甜味劑I 50份。以上所述的工藝步驟(4)經(jīng)醇提,濃縮得到的清膏,取矯味劑用純化水或10 50%乙醇溶解,與清膏混合均勻,進行噴霧干燥得干膏粉,備用。以上所述的工藝步驟(4)經(jīng)醇提,濃縮得到的清膏與矯味劑混合均勻,進行噴霧干燥得干膏粉,備用。以上所述的工藝步驟(6)經(jīng)水提,醇沉,濃縮得到的清膏,清膏與用純化水或10 50%乙醇溶解的矯味劑混合均勻備用,或進一步進行噴霧干燥得干膏粉,備用。以上所述的步驟(6)經(jīng)水提,醇沉,濃縮得到的清膏,取清膏與矯味劑混合均勻,或進一步進行噴霧干燥得干膏粉,備用。以上所述的工藝步驟(7)將步驟(4)、(6)清膏不加矯味劑進行噴霧干燥,即制成干骨粉,備用。以上所述的噴霧干燥控制離心轉(zhuǎn)速15000轉(zhuǎn)/分,噴霧壓力I 4Kg,進風溫度180 200°C,物料溫度160 120°C,出風溫度110 130°C。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1、本發(fā)明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整個制備過程中均在較低溫度下進行,能較好保持中藥的有效成分。
`
2、本發(fā)明將中藥在常溫下粗粉碎,使中藥與溶媒的接觸面積增加,提取率高,既節(jié)約時間,又節(jié)約能源,還提高原料的利用率。3、采用半仿生浸提方法,用不同PH值的乙醇溶液或者水溶液為溶劑,高效提取藥材中生物堿等有效成份。4、用不同PH值的水溶液為溶劑提取經(jīng)醇沉,除去水提液中淀粉、蛋白質(zhì)等雜質(zhì)。5、采用噴霧干燥技術,所制成的藥品材料均勻度高,人體容易吸收。6、本發(fā)明制成產(chǎn)品質(zhì)量穩(wěn)定,起效快,口感較好,適宜于老少病人使用,也能滿足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壓和肥胖等癥的患者需要。臨床試驗表明總有效率94. 19%,治愈率79. 07%;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總有效率提高9. 19%,治愈率提高5. 74%,具有顯著性差異,表明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圖1為本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一、制備方法
本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處方(重量計)
麻黃200g、紫蘇葉334g、荊芥334g、羌活334g、防風334g、苦杏仁334g、白前666g、桔梗666g、前胡666g、積殼334g、黃岑134g、水半夏400g、陳皮334g、獲考^OOg和甘草200g。實施例1 :顆粒劑的制備一
將處方麻黃等十五味藥材加熱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用原藥粗粉10倍重量份PH值2. O的水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第二次將藥渣用原藥粗粉8倍重量份PH值7. O的水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第三次將濾渣用原藥粗粉8倍重量份PH值8. O的水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10 (700C )的清膏。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0%,靜置24小時,濾過,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0(70°C)的稠膏。稠膏進行噴霧干燥。干燥過程控制離心轉(zhuǎn)速15000轉(zhuǎn)/分,噴霧壓力3 4Kg,進風溫度180 200°C,物料溫度120 160°C,出風溫度120 130°C,得干膏細粉1580g。將干膏細粉加入糊精470g、乙酰磺氨酸鉀30 g,混合均勻,按常規(guī)方法制粒,干燥,制成顆粒劑。實施例2 :顆粒劑的制備二
將處方麻黃等十五味藥材加熱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用原藥粗粉10倍重量份PH值2. O的水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第二次將藥渣用原藥粗粉8倍重量份PH值7. O的水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第三次將濾渣用原藥粗粉8倍重量份PH值8. O的水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10 (700C )的清膏。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0%,靜置24小時,濾過,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0(70°C)的稠膏。稠膏進行噴霧干燥。干燥過程控制離心轉(zhuǎn)速15000轉(zhuǎn)/分,噴霧壓力3 4Kg,進風溫度180 200°C,物料溫度120 160°C,出風溫度120 130°C,得干膏細粉1480g。將干膏細粉加入糊精640g,混合均勻,按常規(guī)方法制粒,干燥,制成顆粒劑。實施例3 :顆粒劑的制備三
將處方麻黃等十五味藥材加熱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用原藥粗粉10倍重量份PH值2. O濃度60%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第二次將藥渣用原藥粗粉8倍重量份PH值7. O濃度60%的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第三次將濾渣用原藥粗粉8倍重量份PH值8. O濃度60%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得到相對密度為1. 15 (70°C )的清膏;取三氯蔗糖50 g溶解于500g50%乙醇中,與清膏混勻,進行噴霧干燥,干燥過程控制離心轉(zhuǎn)速15000轉(zhuǎn)/分,噴霧壓力3 4Kg,進風溫度190 200°C,物料溫度120 160°C,出風溫度120 130°C,得干膏細粉1562g ;干膏細粉加入糊精446g,混合均勻,按常規(guī)方法制粒,干燥,制成顆粒劑。
實施例4 :顆粒劑的制備四
將處方麻黃等十五味藥材加熱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用原藥粗粉10倍重量份PH值2. O濃度70%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第二次將藥渣用原藥粗粉8倍重量份PH值7. O濃度70%的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第三次將濾渣用原藥粗粉8倍重量份PH值8. O濃度70%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得到相對密度為1. 20 (700C )的清膏;取清膏進行噴霧干燥,干燥過程控制離心轉(zhuǎn)速15000轉(zhuǎn)/分,噴霧壓力3 4Kg,進風溫度190 200°C,物料溫度120 160°C,出風溫度120 130°C,得干膏細粉1442g ;將干膏細粉加入三氯蔗糖37 g、阿力甜20g、可溶性淀粉507g,混合均勻,按常規(guī)方法制粒,干燥,制成顆粒劑。實施例5 :分散片的制備
將處方麻黃等十五味藥材加熱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用原藥粗粉8倍重量份PH值2. 2的65%乙醇溶液提取3小時,過濾;第二次將藥渣用原藥粗粉6倍重量份PH值7. 3的50%乙醇溶液提取2小時,過濾;第三次將藥渣用原藥粗粉6倍重量份PH值8. O的50%乙醇溶液提取2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 10 (60°C)的清膏;清膏進行噴霧干燥。干燥過程控制離心轉(zhuǎn)速15000轉(zhuǎn)/分,噴霧壓力2 3Kg,進風溫度180 190°C,物料溫度140 130°C,出風溫度110 120°C,得干膏細粉1680g ;取羧甲淀粉鈉37g、交聚維酮106g、微晶纖維素96g與干膏細粉混合均勻,按常規(guī)方法制粒,干燥,加入硬脂酸鎂Sg、二氧化硅14g,混勻,按常規(guī)方法壓片,制成分散片。實施例6 :膠囊劑的制備
將處方麻黃等十五味藥材加熱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用原藥粗粉8倍重量份PH值2. 2的70%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2. 5小時,過濾;第二次將藥渣用原藥粗粉6倍重量份PH值7. 3的60%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1. 5小時,過濾;第三次將藥渣用原藥粗粉6倍重量份PH值8. O的50%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1. 5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5 (60°C)的清膏;清膏進行噴霧干燥。干燥過程控制離心轉(zhuǎn)速15000轉(zhuǎn)/分,噴霧壓力2. 5 3Kg,進風溫度170 180°C,物料溫度120 130°C,出風溫度115 120°C,得干膏細粉1680g ;加入硬脂酸鎂16、滑石粉8,混合均勻,按常規(guī)方法裝入空心膠囊,制成膠囊劑。實施例7 :片劑的制備
將處方麻黃等十五味藥材加熱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用原藥粗粉6倍重量份PH值
2.O的50%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第二次用原藥粗粉6倍重量份PH值7. 5的50%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第三次用原藥粗粉6倍重量份PH值8. 3的50%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 20(60°C)的清膏,清膏進行噴霧干燥。干燥過程控制離心轉(zhuǎn)速15000轉(zhuǎn)/分,噴霧壓力2. 5 3Kg,進風溫度170 180°C,物料溫度150 160°C,出風溫度120 130°C,得噴霧干燥細粉1800g ;加入二氧化硅90g、硬脂酸鎂27g,混合均勻,按常規(guī)方法壓片,制成片劑。實施例8 :滴丸劑的制備
將處方麻黃等十五味藥材加熱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用原藥粗粉6倍重量份PH值2. 5的50%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2. 5小時,過濾;第二次用原藥粗粉5倍重量份PH值7. 5的40%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2. 5小時,過濾;第三次用原藥粗粉5倍重量份PH值8. 3的40%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2. 5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 20(60°C)的清膏;清膏進行噴霧干燥。干燥過程控制離心轉(zhuǎn)速15000轉(zhuǎn)/分,噴霧壓力2 3Kg,進風溫度180 190°C,物料溫度140 150°C,出風溫度125 135°C,得噴霧干燥細粉;加入適量的水或/和黃酒,制成水丸劑或加入適量乙醇和大豆油制成軟材,軟材用微丸制丸機制丸,干燥,過篩,制成微丸;或以聚乙二醇6000為基質(zhì)、二甲基硅油為冷凝液,滴制成丸,制成滴丸劑。實施例9 口服液劑的制備
將處方麻黃等十五味藥材加熱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用原藥粗粉7倍重量份PH值
2.O的水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第二次用原藥粗粉5倍重量份PH值7. 5的水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第三次用原藥粗粉5倍重量份PH值8. 3的水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1. 20 (60°C)的清膏,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靜置24小時,濾過,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 20的稠膏;按常規(guī)方法取甜菊糖18g溶解于IOOg純化水中、加入苯甲酸鈉、適量純化水,與稠膏混合均勻,制成口服液。實施例10 :含片的制備一
將處方麻黃等十五味藥材加熱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用原藥粗粉6倍重量份PH值2. 5的50%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第二次用原藥粗粉5倍重量份PH值7. 5的50%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第三次用原藥粗粉5倍重量份PH值8. 3的50%乙醇溶液提取,提取2小時,過濾。濾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 25 (60°C)的清膏;取清膏進行噴霧干燥。干燥過程控制離心轉(zhuǎn)速15000轉(zhuǎn)/分,噴霧壓力2 3Kg,進風溫度180 190°C,物料溫度140 150°C,出風溫度125 135°C,得噴霧干燥細粉;加入阿斯巴坦、阿力甜,按常規(guī)方法制粒,干燥,壓片,制成含片。實施例11 :含片的制備二
將處方麻黃等十五味藥材加熱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用原藥粗粉6倍重量份PH值2. 5的50%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第二次用原藥粗粉5倍重量份PH值7. 5的50%乙醇溶液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第三次用原藥粗粉5倍重量份PH值8. 3的50%乙醇溶液提取,提取2小時,過濾。濾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25 (60°C)的清膏;取清膏進行噴霧干燥。干燥過程控制離心轉(zhuǎn)速15000轉(zhuǎn)/分,噴霧壓力2 3Kg,進風溫度180 190°C,物料溫度140 150°C,出風溫度125 135°C,得噴霧干燥細粉;按常規(guī)方法制粒,干燥,壓片,制成含片。二、臨床試驗1、一般資料
本公司產(chǎn)品經(jīng)南寧市高新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南寧市邕寧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等兩家社區(qū)醫(yī)院進行臨床試驗,試驗方法為選取典型門診病歷實行平行對照,隨機分組。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86例,其中男47例,女39例,年齡最小6歲,最大61歲,病程最短2d,最長IOd0對照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齡最小6歲,最大56歲,病程最短ld,最長7d。兩組病例,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2、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內(nèi)科學》之風寒襲肺咳嗽癥。癥見咳聲重濁,氣急,喉癢,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頭痛,肢體酸楚,惡寒發(fā)熱,無汗等表證,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3、治療方法治療 組使用本公司的產(chǎn)品,每日3次,每次一劑;兒童酌減;對照組服用市面上其他同類止咳產(chǎn)品,按說明書服用,兒童酌減。用藥5 7天后觀察療效。4、療效標準
痊愈咳嗽等臨床癥狀消失,兩肺葉呼吸聲正常,胸部透視為雙肺紋理正常;
有效,咳嗽較輕,少痰或無痰液及其他臨床癥狀消失;
無效,咳嗽及其它臨床癥狀不減輕或加重,聽診可聞及兩肺葉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濕性噦音,肺部X線攝片檢查肺紋理增粗。5、治療結(jié)果
治療組痊愈68例,有效1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4. 19%,治愈率79. 07%。對照組痊愈44例,有效7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85%,治愈率73. 33%。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總有效率提高9. 19%,治愈率提高5. 74%,具有顯著性差異,表明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權利要求
1.一種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不同PH值的乙醇溶液或/和水溶液作為溶劑,以半仿生方法提取中藥有效成分,中藥組分和重量份數(shù)為麻黃200份,紫蘇葉334份,荊芥334份,羌活334份,防風334份,苦杏仁334份,白前666份,桔梗666份,前胡666份,枳殼334份,黃芩134份,水半夏400份,陳皮334份,茯苓800份,甘草200份,先對中藥分別進行干燥,粗粉碎,半仿生浸提,過濾,濃縮,或噴霧干燥得到干膏細粉,進一步按常規(guī)方法混合輔料,制成片劑、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丸劑或滴丸劑,主要工藝步驟是(O中藥干燥將中藥分別在小于65°C的熱風進行干燥;(2)粗粉碎將中藥分別在常溫下用粉碎機粉碎得中藥粗粉;(3)半仿生浸提將步驟(2)采用中藥粗粉用5 10倍重量份的不同PH值的乙醇溶液或水溶液連續(xù)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 5 3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備用;(4)將步驟(3)濾液減壓濃縮,控制溫度為60 80°C,濃縮得到相對密度為1.10 1.25(60 70°C)的清膏,分別回收乙醇和水重復使用,清膏或/和輔料混合均勻;(5)將步驟(4)用水溶液提取經(jīng)濃縮得到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50 70%進行醇沉,過濾;(6)將步驟(5)醇沉濾液回收乙醇重復使用,濃縮至相對密度1.10 1. 25(60 70°C )的稠膏,稠膏或/和輔料混合均勻;(7)噴霧干燥將步驟(4)、(6)清膏進行噴霧干燥,即制成干膏粉;(8)將步驟(7)干膏粉加輔料按常規(guī)方法制成制劑。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同PH值的乙醇溶液或水溶液是采用鹽酸、硫酸、磷酸鹽緩沖液和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多種溶液為調(diào)節(jié)劑。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續(xù)浸提3次是第一次浸提用中藥粗粉8 10倍重量份采用PH調(diào)節(jié)劑調(diào)整PH值至2.O 2. 5的水溶液或PH值2. O 2. 5濃度為50 70%乙醇溶液;第二次用中藥粗粉5 8倍重量份采用調(diào)節(jié)劑調(diào)整PH值至7. O 7. 5的水溶液或PH值7. O 7. 5濃度為40 60%乙醇溶液;第三次浸提用中藥粗粉5 8倍重量份采用調(diào)節(jié)劑調(diào)整PH值至8. O 8. 5的水溶液或PH值8. O 8. 5濃度為40 60%乙醇溶液。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水溶液提取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50 70%進行醇沉。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輔料包括填充劑和甜味劑;所述的填充劑主要是淀粉、可溶性淀粉、乳糖、糊精、環(huán)糊精、麥芽糊精、甘露醇中的一種或幾種,以清膏或干膏每1000重量份使用填充劑100 900份;所述的甜味劑主要是三氯蔗糖、阿司帕坦、乙?;前匪徕?、阿力甜、環(huán)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菊糖和木糖醇的一種或多種以任何配比的混合物,以清膏或干膏每1000重量份使用甜味劑I 50份。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藝步驟(4)經(jīng)醇提,濃縮得到的清膏,取矯味劑用純化水或10 50%乙醇溶解,與清膏混合均勻,進行噴霧干燥得干膏粉,備用。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藝步驟(4)經(jīng)醇提,濃縮得到的清膏與矯味劑混合均勻,進行噴霧干燥得干膏粉,備用。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藝步驟(6)經(jīng)水提,醇沉,濃縮得到的清膏,清膏與用純化水或10 50%乙醇溶解的矯味劑混合均勻備用,或進一步進行噴霧干燥得干膏粉備用。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6)經(jīng)水提,醇沉,濃縮得到的清膏,取清膏與矯味劑混合均勻,或進一步進行噴霧干燥得干骨粉備用。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藝步驟(7)將步驟(4)、(6)清膏不加矯味劑進行噴霧干燥,即制成干膏粉。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霧干燥控制離心轉(zhuǎn)速15000轉(zhuǎn)/分,噴霧壓力I 4Kg,進風溫度180 200°C,物料溫度160 120°C,出風溫度110 130°C。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無糖型麻蘇止咳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采用以不同pH值的乙醇溶液或/和水溶液作為溶劑,以半仿生方法提取中藥有效成分,中藥組分和重量份數(shù)為麻黃200份,紫蘇葉334份,荊芥334份,羌活334份,防風334份,苦杏仁334份,白前666份,桔梗666份,前胡666份,枳殼334份,黃芩134份,水半夏400份,陳皮334份,茯苓800份,甘草200份,將中藥分別干燥,粗粉碎,半仿生浸提,過濾,濃縮,噴霧干燥得到干膏細粉,按常規(guī)方法混合輔料,制成片劑、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丸劑和滴丸劑產(chǎn)品。本方法能提高產(chǎn)品質(zhì)量、生產(chǎn)效率、節(jié)約能源,本產(chǎn)品為無糖型制劑滿足不同患者的需要,具有較好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A61K36/8888GK103041079SQ201210560210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21日
發(fā)明者蘇軍峰 申請人:恒拓集團廣西圣康制藥有限公司
產(chǎn)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一種可調(diào)式助產(chǎn)床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一種可調(diào)式助產(chǎn)床,其中所述可調(diào)式助產(chǎn)床具有一可折疊床板以及一可移動盆體,其允許在一孕婦生產(chǎn)的過程中,所述可調(diào)式助產(chǎn)床能夠調(diào)整所述孕婦的背部與臀部之間的角度,從而,幫助所述孕婦能夠順利的生產(chǎn),以減輕所述孕
- 專利名稱:治療肺部疾病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一種治療肺部疾病的中藥,特別涉及于一種由中草藥制成的治療肺部疾病的藥劑。肺部疾病包括急、慢性氣管炎、肺炎、肺氣腫、肺結(jié)核、支氣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支氣管擴張咳血癥、肺膿瘍等病,
- 一種舌苔清潔除菌用滾刷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舌苔清潔除菌用滾刷,包括滾刷和支撐架,滾刷由圓柱滾筒和端蓋組成,圓柱滾筒柱體表面縱向呈一定間距依次交錯設有毛刷列和細孔列,端蓋內(nèi)中心處安裝有軸承,支撐架一端穿過軸承并由軸肩固定
- 靜脈穿刺引導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一種靜脈穿刺引導儀,包括近紅外發(fā)射器(1)、近紅外接收器(2)、顯示器(3)、電源(4)、支臂(5)、底座(6)、導線(7)若干,近紅外接收器(2)鉸接設置在支臂(5)頂端,支臂(5)底端與底座(6)鉸接
- 專利名稱:一種魚鱗經(jīng)雙菌種多酶系發(fā)酵生產(chǎn)護膚品原料的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生物技術,具體涉及一種以魚類加工后廢棄料魚鱗,經(jīng)過雙菌種多酶系發(fā)酵,生產(chǎn)富含膠原蛋白和氨基酸的護膚品原料的方法。背景技術:我國是水產(chǎn)養(yǎng)殖大國,養(yǎng)殖量已經(jīng)超過捕撈
- 專利名稱:一種參附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是根據(jù)古驗方“參附湯”改制而成?!皡⒏綔钡膫鹘y(tǒng)劑型多采用煎劑口服,不僅機體對藥物吸收緩慢,而且使用也不方便。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避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機體對藥物吸收快、療效好
- 一種螺形植牙結(jié)構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螺形植牙結(jié)構。它包括種植體(1)、基臺(2)和義齒(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臺(2)直接固定于所述種植體(1)上端,且基臺(2)內(nèi)設有通孔(4),該通孔(4)內(nèi)有彈簧(5),彈簧(5)
- 專利名稱:香波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發(fā)用香波組合物,其含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和乳化聚硅氧烷陽離子顆粒的組合。所述的組合物提供調(diào)理益處、對蓄積在毛發(fā)上的油性物質(zhì)的增強去除力,和優(yōu)良的清潔感,尤其是對于其毛發(fā)涂油的
- 一種急診護理床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急診護理床架,包括床頭控制箱和床尾控制箱和床架;床架內(nèi)側(cè)沿長度方向設置有支撐軸;支撐軸兩端由設置在床頭控制箱和床尾控制箱內(nèi)的支撐座支撐;支撐軸設置在床頭控制箱內(nèi)的一端與伺服電機相連接;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漏睛瘡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漏睛瘡的中藥。 背景技術:漏睛瘡之病名首見于《瘡瘍?nèi)珪罚麽t(yī)學所指的急性淚囊炎。漏睛瘡是因熱毒蘊結(jié)內(nèi)眥部近淚堂處所致。以突發(fā)紅腫高起,繼則破潰出膿為主要表現(xiàn)的外障類疾病,
- 專利名稱:治療痰熱雍肺型肺炎的中藥方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含有來源于植物原料的醫(yī)用配制品,特別涉及一種治療痰熱雍肺型肺炎的中藥方劑。背景技術:·肺炎指由不同病原體或其他因素導致的肺部炎癥,是一種相當古老的疾病,在公元前1200年的
- 專利名稱:治療雞眼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雞眼的藥物,具體地說是以中藥為原料制備的中成藥,本發(fā)明還涉及該藥物的制備方法。雞眼是嚴重影響人類日?;顒拥某R姸喟l(fā)病,中醫(yī)稱肉刺,其特點為“生于足趾,根深肉里,頂起硬凸,疼痛,
- 專利名稱:小鵝瘟卵黃抗體凍干保護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家禽抗體保存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小鵝瘟卵黃抗體的凍干保護齊U、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背景技術:小鵝瘟,又稱鵝細小病毒感染,是雛鵝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可經(jīng)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 專利名稱:對乙酰氨基酚緩釋滴丸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止痛、退熱、鎮(zhèn)靜的藥物對乙酰氨基酚緩釋制劑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對乙酰氨基酚是一種含有C8H9N02的苯酚乙醛胺類化合物,分子量為151. 170,化學名N-(4-羥基
- 一種醫(yī)用消毒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用器械,尤其涉及一種醫(yī)用消毒桶。其包括桶體、器具筐、柱形鉸鏈,所述桶體上底面和下底面設有通氣孔,所述桶體設有半圓槽,所述器具筐為圓柱形,所述器具筐外徑小于所述桶體內(nèi)徑5~10毫米,所述
- 專利名稱:超微粉金花平喘散常溫制備方法及其專用雙向氣流篩分機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獸藥制劑領域,尤其是涉及超微粉金花平喘散常溫制備方法;本發(fā)明還涉及用于該方法的專用雙向氣流篩分機。背景技術:目前應用于家畜平喘、止咳用的金花平喘散為由
- 一種皮膚科用檢查儀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皮膚科用檢查儀器,所述檢查儀器包括消毒手和手柄,所述消毒手內(nèi)置于手柄,所述消毒手與連接桿相連,所述手柄上有與連接桿相適應的滑槽,所述連接桿部分穿過滑槽形成外置與手柄的推手,所述消
- 專利名稱:取代的雜環(huán)羧酰胺酯,它們的制備及它們作為藥物的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取代的雜環(huán)羧酰胺酯,它們的制備,它們用于抑制膠原蛋白生物合成的用途及它們用作治療纖維化疾病的藥物。抑制脯氨酸羥基化酶和賴氨酸羥基化酶的化合物通過其對膠
- 專利名稱:泊洛沙姆-煙酸前藥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泊洛沙姆作為載體的煙酸前藥及其合成方法,屬于藥物合成技術領域。背景技術: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的高度發(fā)展,大分子藥物在醫(yī)學上的研究和應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以前的低分子藥物雖然療效高,使
- 一種新型藥劑科用灌藥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藥劑科用灌藥裝置,包括灌裝底座,所述灌裝底座中間位置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設置有固定凸臺,所述固定凸臺上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上設置有活動套,所述活動套兩側(cè)對稱設置有固定
- 專利名稱:一類具有新型結(jié)構的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醫(y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類奇墩果酸衍生物及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制備方法、含有這些衍生物的藥用組合物以及它們的醫(yī)藥用途,特別是在制備抗炎、抗腫瘤和抗心血管疾病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