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一種面膜補給裝置制造方法
- 帶有支撐板的醫(yī)用x射線防護艙的制作方法
- 髖臼緣解剖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 一種在口腔中快速溶解的中藥薄膜劑及其制備方法
- 甲狀腺切口無創(chuàng)牽開器的制作方法
- 一種拔牙鉗的制作方法
- 光學斷層圖像攝像設備及其控制方法
- 長春西汀聚合物膠束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4-(環(huán)烷基)-哌啶和4-(環(huán)烷基烷基)哌啶衍生物,其制備方法及其在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陰道窺器改進結構的制作方法
- 一種太陽能導盲鞋的制作方法
- 可佩戴式醫(yī)用藥盒吊墜的制作方法
- 基于二階導數編碼的符號序列熵自動判別室速室顫的體外除顫器的制作方法
- 一線多針纏線器的制造方法
- 一種美容面具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輸卵管堵塞而不孕的中成藥及其使用方法
- 培養(yǎng)基消毒架的制作方法
- 一種康復理療椅的制作方法
- 一種補益肝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預防和治療肥胖的凍干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眼內晶體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眼內晶體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眼內晶體注射器,尤其涉及具有一個多分支活塞的這種注射器。
背景技術:
人們知道,眼內晶體是用于取代白內障手術患者的晶狀體。眼內晶體的觸覺體是位于光學體外部的部分,用于使晶體于患者眼內保持就位。通常,下觸覺體首先插入,因為切口往往位于正面,外科醫(yī)生在手術期間位于躺著的患者的頭后。最后置入的上觸覺體最靠近切口。
眼內晶體注射器由機械上可變形的柔性材料制成,適合用于寬度常常限于約3毫米的小切口的白內障外科手術。注射器的端頭必須能夠通過該切口而無需使之擴大。
目前存在許多類型的眼內晶體注射器,均使用單分支活塞。在大多數情況下,眼內晶體由一個附屬裝置、例如閥式套管、滑閥或支承肋進行折疊,活塞的作用是進行最后的推進,以通過端頭。
注射器的圓柱形端頭的平均內徑(1.5至3毫米)明顯小于眼內晶體的光學體的直徑(5至7毫米)。已前的一些專利、尤其是文獻WO00/49974中已經提出使所述晶體進入逐漸縮小的大約呈錐形的截面中的方法。該文獻公開了一個多分支活塞,所述分支逐漸靠近,最后占滿注射器的整個截面。這意味著晶體有可能卡在所述多分支活塞的分支之間的危險。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不會產生上述缺陷的眼內晶體注射器。
本發(fā)明尤其旨在提出一種簡單且制造成本低的注射器。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有利的實施例,注射器從每一側朝光學體的徑向相對的兩點推動眼內晶體。這種布置有利于保持晶體的定向,同時限制摩擦。與注射器內壁進行恒定接觸的側分支阻止晶體粘貼在此。實際上,困難來自晶體在壁上的摩擦,這可能使之不穩(wěn)定。因此,如果晶體開始傾斜,就存在卡在活塞和壁之間的危險。本發(fā)明旨在克服該缺陷,根據本發(fā)明一個有利實施例,最少兩個側分支推動所述眼內晶體,同時對其進行導向。
另一方面,側分支越過注射器的圓錐部分時,相互靠近,通過使晶體朝向裝置的軸線而折疊。觸覺體同時由其下邊緣(靜錐的作用)及其上邊緣(側分支的作用)加以夾緊。
側分支的推力可以直接施加在觸覺體上,或者通過可變形的上觸覺體予以施加。在折疊過程中,上觸覺體可以在側面加以保持,或者朝軸線進行驅動。因此,側分支端部的形狀可以根據晶體的設計加以確定,并相對于注射器的壁或多或少地傾斜。
折疊結束時,為了避免上觸覺體卡在分支和壁之間,分支端部設有間隙,或者在中央,或者在側面。
當然,本發(fā)明并不阻礙外科醫(yī)生可以使用或者不使用一種粘彈性溶液作為潤滑劑,以改善操作過程。
本發(fā)明僅涉及眼內晶體的推動和折疊系統,不涉及所述晶體裝入注射筒的方式,也不涉及裝置可以具有重復使用或一次性使用的構件。在下述的幾個實施例中,眼內晶體視為已經裝入系統中,未經變形,隨時可以進行注射。
因此,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眼內晶體注射器,所述晶體具有一個光學體、至少一個下觸覺體和至少一個上觸覺體,所述注射器包括一個注射筒,所述注射筒具有一個最好呈圓柱形的主體部分、一個最好呈圓柱形的橫截面小于主體部分的排出部分、以及一個連接所述主體部分與所述排出部分的圓錐部分,一個活塞適于在所述注射筒內移動,以便使所述晶體從主體部分向排出部分移動,然后將所述晶體排出到所述排出部分之外,所述活塞具有至少兩個分支,當活塞在所述圓錐部分中滑動時,所述分支可以相互靠近,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活塞到達排出部分時,在其與晶體接觸的端部具有一個輪廓,該輪廓限定至少一個間隙,適于接納所述晶體的所述至少一個上觸覺體。
有利的是,在所述間隙的上游,所述活塞基本占滿所述排出部分的整個橫截面。
根據一個第一實施例,所述間隙是中央間隙,限定在活塞的所述至少兩個分支之間。
根據一個第一實施變型,所述活塞由兩個側分支構成,兩個側分支在與晶體接觸的端部、在其相面對的側邊上具有一個凹口,以便當所述兩個分支在所述排出部分相互作用時,所述凹口限定一個中央間隙。
根據一個第二實施變型,所述活塞由兩個長度相同的側分支和一個更短的中央分支構成,以便當所述側分支在所述排出部分作用于所述中央分支時,所述更短的中央分支在所述側分支的端部之間限定一個中央間隙。
根據另一實施例,所述活塞由兩個長度相同的側分支和一個更長的中央分支構成,以便當所述側分支在所述排出部分作用于所述中央分支時,所述更長的中央分支限定一個圍繞所述中央分支的更長端部的側間隙。
有利的是,所述活塞的分支適于將晶體推動到注射筒中,晶體貼著所述注射筒的壁滑動,并由所述圓錐部分加以變形。
根據一個第三實施例,所述活塞具有兩個側分支和一個中央分支,所述中央分支適于相對于所述側分支在一個變形位置和一個排放位置之間進行移動。
有利的是,所述晶體置于形成一個夾具的所述側分支之間,以便所述晶體在其變形期間不貼靠所述注射筒的壁滑動,所述變形由所述側分支加以實現,當活塞在注射筒的所述圓錐部分中滑動時,所述側分支相互靠近。
有利的是,在所述晶體變形期間,所述中央分支與所述側分支一起移動,直至一個止動件阻止所述側分支,所述中央分支則脫離所述側分支,以排出所述變形的晶體。
有利的是,所述止動件形成在注射筒的圓錐部分和排出部分之間的結合處。
有利的是,所述中央分支在其與晶體接觸的端部具有一個輪廓,該輪廓限定一個中央間隙或側間隙,用于接納所述晶體的所述至少一個上觸覺體。
有利的是,所述中央分支通過一個機械連接機構與所述側分支進行連接,當所述側分支到達所述止動件時,所述機械連接機構使所述中央分支自動脫離所述側分支。
有利的是,晶體排放結束時,限定所述間隙的所述活塞的端部輪廓位于注射筒之外,特別是位于所述排出部分之外。
有利的是,注射筒的所述主體部分適于容納未變形的晶體。
有利的是,注射筒的所述主體部分在橫截面上是扁的。
參照附圖和四個非限制性實施例,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和優(yōu)點將得到更好的理解。
附圖如下圖1至3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剖視示意圖,分別示出眼內晶體分配的開始、進行中和結束時的情況;圖4至6類似于圖1至3,示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圖7是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剖視示意圖,示出眼內晶體分配之前的情況;圖8至10是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剖視示意圖,分別示出眼內晶體分配之前、進行中和結束時的情況。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至3示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在該實施例中,注射器包括一個注射筒10,注射筒10由一個圓柱形主體部分11、一個橫截面小于所述主體部分11的圓柱形排出部分13、以及一個使所述主體部分11與所述排出部分13連接的圓錐部分12構成。主體部分11適于裝入未變形的晶體1,如圖1所示。最好,主體部分11在橫截面上是扁的,并有利地配有一個基本平的底部,如文獻WO00/49974中所述的那樣,該文獻在此作為參考,所涉及的是注射筒10的形狀。
活塞20具有兩個分支,這兩個分支由于柔性,可以當活塞在圓錐部分12中滑動時相互靠近。眼內晶體1具有一個不對稱雙凸光學體5,它一旦沿直徑壓縮就確定折疊方向。晶體具有一個下觸覺體6和兩個對稱的上觸覺體7,下觸覺體6布置在晶體在注射筒10內的移動方向的下游,上觸覺體7與所述活塞20的所述兩個分支21、22進行配合。
開始時,如圖1所示,晶體布置成活塞的兩個分支21、22的每一個與一個上觸覺體7相面對?;钊麊訒r,光學體5被準確導向,狹窄的下觸覺體6無接觸地進入注射筒10的圓錐部分12中。
對活塞20施加壓力時,晶體1起初不變形地移動,直至其光學體橫向直徑與圓錐部分12接觸。繼續(xù)推動活塞20時,上觸覺體7首先變形,如圖2所示,直至推力傳遞到光學體5的邊緣,使之開始折疊。在中間位置,如圖2所示,上觸覺體7保持折疊式的變形,與分支21、22的端部接觸。處于折疊中的光學體5幾乎卷起,同時與圓錐部分12的壁接觸。下觸覺體6隨著光學體5的移動而開始折疊。
折疊之后,晶體1被推入排出部分13中。
根據本發(fā)明,活塞20的兩個分支21、22在其與晶體1接觸的端部、尤其是在其相對的側邊具有凹口25,限定活塞20端部的一個輪廓。該輪廓在所述活塞20到達注射筒10的排出部分13時,限定一個適于接納晶體的上觸覺體7的間隙26,以避免所述晶體在分配過程中卡在所述活塞的所述分支之間。
推動結束時,如圖3所示,光學體5在患者的眼內展開,上觸覺體7彼此緊貼在為此而配置的間隙26中。有利的是,如圖3所示,活塞20的分支21、22在所述間隙26的上游基本占滿排出部分13的整個橫向截面。特別是,晶體1的排放結束時,具有限定間隙26的輪廓25的所述活塞20端部位于注射筒10的外部,特別是位于排出部分13的外部,使排出部分13的整個容積由活塞20占據。
有利的是,如果壓縮不多的上觸覺體7未同時松開,活塞20的稍微后退可使之最終松開,眼內晶體1在患者眼內恢復其初始形狀。
圖4至6示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在該第二實施例中,活塞由兩個長度相同的側分支21、22和一個比兩個側分支21、22短的中央分支23構成。中央分支23起一個撐桿的作用,由于其縮短的長度,在推動結束時,限定一個用于晶體1的上觸覺體7的中央間隙26。裝置的工作情況與圖1至3所示的裝置相同。
圖7示出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在該第三實施例中,活塞具有兩個長度相同的側分支21、22和一個比兩個側分支21、22長的中央分支23。所述較長的中央分支23適于置于晶體的兩個上觸覺體7之間,因而限定一個適于接納晶體1的所述上觸覺體7的側間隙26。所述中央分支23有利地在其端部擴大并呈圓形,以便排放所述晶體時改善其與晶體的接觸。
在上述的三個實施例中,活塞20推動晶體,注射筒10的壁作用于所述晶體,使之變形。更準確地說,所述晶體1由活塞的分支21、22或分支21、22、23推動在注射筒10內滑動,尤其是在圓錐部分12內滑動,由于活塞20的軸向推動和注射筒10的圓錐部分12的徑向作用力而實現折疊。
圖8至10示出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在該第四實施例中,晶體1不接觸注射筒10的壁,直至所述晶體1到達所述注射筒的排出部分13。該實施例的優(yōu)越性在于,所述晶體在其折疊和沿排出部分13移動期間不與注射筒10的壁進行任何軸向摩擦。為此,活塞20由兩個側分支21、22和一個中央分支23構成,兩個側分支21、22最好長度相同,形成一種夾具,中央分支23適于尤其在一個變形位置和一個排放位置之間、相對于兩個側分支21、22進行移動。在該實施例中,兩個側分支21、22有利地配有凹口,以保持住眼內晶體1。這種布置的效果是,只要還沒有進行折疊,晶體1的光學體5和注射筒10的內壁之間就不直接接觸。因此,前述幾個實施例中的由于晶體1移動而發(fā)生的摩擦轉移到側分支21、22和注射筒10的內壁之間,尤其是在圓錐部分12中。從眼內晶體1的角度看,當分支21、22相互靠近、越過圓錐部分12時所承受的力僅僅是徑向的,猶如晶體1夾在一個普通的折疊夾的兩個夾爪之間。
在該第四實施例中,活塞包括一個中央分支23,中央分支23與所述兩個側分支21、22相連接,形成夾具,直至晶體1折疊,即直至晶體到達排出部分13。在排出部分13,中央分支23可以脫離所述側分支21、22,以確保通過所述排出部分13排放晶體。特別是,一個止動件30有利地設置在圓錐部分12和排出部分13的連接處,阻止所述側分支21、22移動,這種阻止使適于排出所述晶體1的中央分支23進行脫離。這樣,在排放的最后階段,不能進入排出部分13的側分支21、22保持在止動狀態(tài)。同時,中央分支23繼續(xù)其行程,推動眼內晶體通過排出部分13,所述中央分支23可以實施成一個單個中央分支或一組中央分支。因此,該裝置具有一個使形成夾具的側分支21、22與確保推進結束時排出晶體1的中央分支23進行連接和脫離的系統。
顯然,可以采用各種不同的技術方案,例如同軸雙活塞,一個在所述活塞到達所述排出部分13時僅推動中央分支的內螺桿,或者側分支21、22和中央分支23之間的一個連接件,具有一個僅在達到一定的推力值時才使這些構件連接在一起的可斷裂構件或硬點。在該實施例中,如圖所示,一個凸起40設置在中央分支23上,使所述中央分支與所述側分支21、22連接,直到所述側分支21、22頂到位于圓錐部分12和排出部分13的連接處的止動件30上。當所述側分支21、22頂住止動件30時,繼續(xù)推動活塞20就會增大施加在中央分支23上的壓力,使得與凸起40配合的部分變形,以便所述中央分支23可以脫離所述側分支21、22,確保排放所述晶體。
根據本發(fā)明,在該第四實施例中,中央分支23的一個端部25限定一個適于接納晶體1的上觸覺體7的間隙26。在如圖所示的該實施例中,所述輪廓25是一個位于兩個上觸覺體7之間的小直徑尖頭。顯然,也可以設計不同的輪廓,例如一個限定一個中央間隙的輪廓25,特別適于具有一個單個上觸覺體7的晶體。
該第四實施例具有以下一些優(yōu)點—晶體1在注射筒10的圓柱形部分11中的移動結束時,正確地保持在由側分支21、22形成的夾具中而不變形;—側分支21、22進入圓錐部分12中之后完全閉合,眼內晶體1在形成注射器端頭的排出部分13的軸線上折疊接合。兩個側分支21、22頂靠在止動件30上,它們有利地呈用于在圓錐部分內導向的兩個斜坡的形狀。兩個確保硬點作用的小凸起40還沒有超出連接兩個側分支21、22并使之與所述中央分支23連接的撐桿;—推進結束時,晶體1被排出并展開,中央分支23的端部完全通到排出部分13的孔之外(在所示的實施例中,中央分支23是唯一的,在其端部25兩側限定兩個側間隙26)。
本發(fā)明已參照上面四個實施例加以描述,但是,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這些實施例。特別是,觸覺體的形狀可以是任意的,這些觸覺體不一定要與晶體的光學體5制成一個整體。但是,一個狹窄的下觸覺體6有利地與注射器的圓錐部分12的圓錐度相配合。同樣,上觸覺體7的形狀特別適于通過所述多分支活塞、尤其是通過所述活塞的所述側分支進行推力的傳遞。另外,具有附加環(huán)柄的觸覺體的晶體,或者具有不同形狀,例如C形環(huán)柄、梭形件、四支承點式觸覺體等的單塊晶體也都由本發(fā)明所覆蓋。
其它的改變可以由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作出,而不超出本發(fā)明的例如由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眼內晶體(1)注射器,所述晶體具有一個光學體(5)、至少一個下觸覺體(6)和至少一個上觸覺體(7),所述注射器包括一個注射筒(10),所述注射筒(10)具有一個最好呈圓柱形的主體部分(11)、一個最好呈圓柱形、橫截面小于主體部分(11)的排出部分(13)、以及一個使所述主體部分(11)與所述排出部分(13)相連的圓錐部分(12),一個活塞(20)適于在所述注射筒(10)內移動,以便使所述晶體(1)從主體部分(11)向排出部分(13)移動,然后將所述晶體(1)排出到所述排出部分(13)之外,所述活塞(20)具有至少兩個分支(21,22),當活塞(20)在所述圓錐部分(12)中滑動時,所述分支(21,22)可以相互靠近;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活塞(20)到達排出部分(13)時,在其與晶體(1)接觸的端部具有一個輪廓(25),該輪廓(25)限定至少一個間隙(26),所述間隙適于接納所述晶體(1)的所述至少一個上觸覺體(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間隙(26)的上游,所述活塞(20)基本占滿所述排出部分(13)的整個橫截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隙(26)是中央間隙,限定在活塞(20)的所述至少兩個分支(21,22)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0)由兩個側分支(21,22)構成,兩個側分支(21,22)在其與晶體(1)接觸的端部、在它們相面對的側邊上具有一個凹口(25),以便當所述兩個分支(21,22)在所述排出部分(13)相互作用時,所述凹口(25)限定一個中央間隙(26)。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0)由兩個長度相同的側分支(21,22)和一個更短的中央分支(23)構成,以便當所述側分支(21,22)在所述排出部分(13)作用于所述中央分支(23)時,所述更短的中央分支(23)在所述側分支(21,22)的端部之間限定一個中央間隙(26)。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0)由兩個長度相同的側分支(21,22)和一個更長的中央分支(23)構成,以便當所述側分支(21,22)在所述排出部分(13)作用于所述中央分支(23)時,所述更長的中央分支(23)限定一個圍繞所述中央分支(23)的更長端部(25)的側間隙(26)。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活塞(20)的所述分支(21,22,23)適于將晶體(1)推動到注射筒(10)中,晶體(1)貼著所述注射筒(10)的壁(11,12,13)滑動,并由所述圓錐部分(12)加以變形。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具有兩個側分支(21,22)和一個中央分支(23),所述中央分支(23)適于相對于所述側分支(21,22)在一個變形位置和一個排放位置之間進行移動。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體(1)置于形成一個夾具的所述側分支(21,22)之間,以便所述晶體在變形期間不貼靠所述注射筒(10)的壁(11,12,13)滑動,所述變形由所述側分支(21,22)加以實現,當活塞(20)在注射筒(10)的所述圓錐部分(12)中滑動時,所述側分支(21,22)相互靠近。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晶體(1)變形期間,所述中央分支(23)與所述側分支(21,22)一起移動,直至一個止動件(30)阻止所述側分支(21,22),所述中央分支(23)則脫離所述側分支(21,22),以排出所述變形的晶體(1)。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動件(30)形成在注射筒(10)的圓錐部分(12)和排出部分(13)之間的結合處。
12.根據權利要求8至11之一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分支(23)在其與晶體(1)接觸的端部具有一個輪廓(25),該輪廓限定一個中央間隙或側間隙(26),用于接納所述晶體(1)的所述至少一個上觸覺體。
13.根據權利要求10至12之一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分支(23)通過一個機械連接機構(40)與所述側分支(21,22)進行連接,當所述側分支到達所述止動件(30)時,所述機械連接機構使所述中央分支(23)自動脫離所述側分支(21,22)。
1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晶體(1)排放結束時,限定所述間隙(26)的活塞(20)的所述端部輪廓(25)位于注射筒(10)之外,特別是位于所述排出部分(13)之外。
1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注射筒(10)的所述主體部分(11)適于容納未變形的晶體(1)。
1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注射筒(10)的所述主體部分(11)在橫截面上是扁的。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眼內晶體(1)注射器,所述晶體具有一個光學體(5)、至少一個下觸覺體(6)和至少一個上觸覺體(7),所述注射器具有一個注射筒(10),注射筒具有一個最好呈圓柱形的主體部分(11)、一個最好呈圓柱形、其橫截面小于主體部分(11)的排出部分(13)、以及一個使主體部分(11)與排出部分(13)相連的圓錐部分(12),一個活塞(20)適于在注射筒(10)內移動,以便使晶體(1)從主體部分(11)向排出部分(13)移動,然后將晶體(1)排出到所述排出部分(13)之外,所述活塞(20)具有至少兩個分支(21,22),當活塞(20)在圓錐部分(12)中滑動時,所述分支(21,22)可以相互靠近,其特征在于,當活塞(20)到達排出部分(13)時,在其與晶體(1)接觸的端部具有一個輪廓(25),限定至少一個間隙(26),所述間隙適于接納晶體(1)的至少一個上觸覺體(7)。
文檔編號A61F2/16GK1536979SQ02808337
公開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3月16日
發(fā)明者帕特里斯·攀尚, 帕特里斯 攀尚 申請人:應用接觸技術實驗室
產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滑膜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滑膜炎的中藥,它是以中草藥為原料的中成藥。背景技術: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是一種以關節(jié)滑膜炎為特征的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以手足指、 趾等小關節(jié)最易受累,持久反復發(fā)作。早期關
- 專利名稱:一種自微乳液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微乳,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較寬溫度保存應用范圍的高載油量透明自微乳體系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微乳(microemulsion)概念最早由Hoar H Schulman于1943年首次
- 專利名稱:新型蜂藥掛片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蜂藥劑型,尤其涉及一種新型蜂藥掛片。 背景技術:目前市場上流通的蜜蜂用藥——氟胺氰菊酯條均用PVC材質的膠片作為載藥載 體,因PVC材質的支鏈上的Cl原子的電負性較大,使其存在一定
- 專利名稱:杜仲化學成分作為腎臟保護劑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傳統中藥材杜仲及其若干化學成分的新用途,特別是杜仲、杜仲提取物以及京尼平和京尼平苷作為腎臟保護劑的制藥用途。背景技術:中毒性腎病是指由外源性或內源性腎毒性物質異常引起
- 專利名稱:防凍瘡蛇油擦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治療皮膚病的藥物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防凍瘡蛇油擦劑。 背景技術:蛇類的歷史應用是明代藥師李時珍于公元1800年前后才開始臨床研究的,并已成立造冊留芳后世。主要原料及藥理說明1.蛇油、蛇脫
- 專利名稱:丹參消脂鎮(zhèn)痛丸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高脂血癥是常見的多發(fā)病之一,長期以來,在西醫(yī)和其他藥物都不能治愈高脂血病癥的情況下,申請人對高脂血病進行探索研究,并通過長期臨床實踐發(fā)明了治療高脂血癥的新技術一丹參消脂鎮(zhèn)痛丸,丹參消脂鎮(zhèn)痛丸的發(fā)明
- 一種led紫外光殺菌燈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LED紫外光殺菌燈,包括連接座、固定設置在連接座上的燈體以及設置在燈體內的發(fā)光光源,發(fā)光光源包括UVC半導體驅動板、UVC半導體、反光板、LED驅動電路板、LED燈珠、透光窗口以
- 專利名稱:一種環(huán)己醇衍生物及其藥物用途的制作方法一種環(huán)己醇衍生物及其藥物用途發(fā)明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物化學領域,具體而言,本發(fā)明涉及(cis-1, 3) _3_(3_氯-5-氟-苯胺)-甲基-3,5, 5-三甲基環(huán)己醇的有機酸鹽及其制藥應用。背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面部神經麻痹的膏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面部神經麻痹的藥劑,具體是一種用于治療面部神經麻痹的膏劑,屬于中藥制劑領域。背景技術:面部神經麻痹,也稱面部神經炎,俗稱面癱,其癥狀是患者在患病后口歪眼斜,口角流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背景技術:風濕、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及強直性脊柱炎等風寒痹癥,皆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如不及時醫(yī)治,病邪
- 一種腹部磁療按摩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磁療效果,同時又具有按摩效果的腹部磁療按摩器。該腹部磁療按摩器通過電機帶動大齒輪轉動,通過大齒輪的轉動帶動了按摩盤的轉動,按摩盤的轉動帶動按摩轉圈圍繞按摩盤中心轉動,而按摩轉圈
- 一種多功能電動輪椅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電動輪椅,包括轉輪組,輪椅底板,輪椅座椅和電機,所述轉輪組包括前轉輪方向輪,后轉輪主動輪,從動輪和輔助輪,所述轉輪組固定在輪椅底板上,在方向輪上方連接著拉桿,拉桿上方設置為轉
- 一種輸液泵泵門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液泵泵門,其包括泵門本體(1),所述泵門本體(1)內兩側設有兩個筋板(11),每個所述筋板(11)上設有滑槽(10);所述泵門本體(1)內還設有鎖鉤(3),所述鎖鉤(3)包括鎖鉤本體和
- 專利名稱:一次性活體組織采樣指套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診斷檢查器械,尤其是一種一次性活體組織采樣指套。授權公告日為1993年5月5日,公告號為CN 2131482Y的中國專利對此作了改進,提出了一種由橡膠指套和粘附在其表面的砂(
- 專利名稱:具有振動提醒功能的植入式電子裝置及醫(yī)療系統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植入式醫(yī)療電子裝置及醫(yī)療系統,尤其是具有振動提醒功能的植入式電子裝置及植入式神經電刺激系統。背景技術:神經電刺激在神經功能失調治療和神經損傷康復中具有重要的作
- 一種新型藥劑科用灌藥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藥劑科用灌藥裝置,包括灌裝底座,所述灌裝底座中間位置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設置有固定凸臺,所述固定凸臺上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上設置有活動套,所述活動套兩側對稱設置有固定
- 專利名稱:雄雞酒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與酒及其制備方法有關,尤其與保健配制酒及其制備方法有關。傳統的保健配制酒的主要特點是可提供人體所需的各種酶類、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以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和抗衰老功能。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合中老年人的
- 專利名稱::聚酯增強可降解多孔硅酸鈣復合支架材料、制備及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生物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聚酯增強可降解生物活性多孔硅酸鉤復合支架材料、制備方法及其用途。背景技術::一種良好的硬組織修復和替換材料,必須同時具備良
- 專利名稱:粘接式固定橋的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缺失牙、間隙牙、四環(huán)素牙及斑釉癥損害牙的一次性固定修復的方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牙齒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前牙,還是后牙,不但影響人們的美觀,也影響著口腔的咀嚼功能和語言功能。對于牙齒缺失,長
- 專利名稱:一種小花棘豆黃酮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醫(yī)藥和保健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小花棘豆黃酮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背景技術: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 DC)是豆科(Leguminosae)棘豆屬(Oxy
- 專利名稱:一種內服治療冠心病的中藥配方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內服治療冠心病的中藥配方。背景技術: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指由于脂質代謝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質沉著在原本光滑的動脈內膜上,在動脈內膜一些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