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先锋中文字幕无码,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隔着超薄肉丝袜做AV在线

油壓機,油壓機廠家

全國產(chǎn)品銷售熱線

15588247377

產(chǎn)品分類

您的當前位置:行業(yè)新聞>>輸液管及輸液管組的制作方法

輸液管及輸液管組的制作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5-04-29

專利名稱:輸液管及輸液管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輸液管及輸液管組。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的是在對患者進行輸液時使用的輸液管或輸液管組。作為輸液管,有具有使液體通過但不使細菌通過的過濾器的帶有串聯(lián)過濾器(in-line filter)的輸液管、以及不具有該過濾器的無串聯(lián)過濾器的輸液管,在向患者給與藥液時,根據(jù)藥液的種類或特性,事先選擇使用帶有串聯(lián)過濾器的輸液管或無串聯(lián)過濾器的輸液管(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此外,在使用無串聯(lián)過濾器的輸液管時,在管路內(nèi)設有將在該管路內(nèi)流動的藥液中的安瓿的玻璃片或藥瓶的橡膠片等異物除去的過濾網(wǎng)。 這里,在使用帶有串聯(lián)過濾器的輸液管的情況下,不在管路內(nèi)設置過濾網(wǎng)。其理由是,由于過濾器具有過濾網(wǎng)的功能,因此不需要過濾網(wǎng),并且若在管路內(nèi)設置過濾器和過濾網(wǎng),則藥液流動時的阻力變得很高。此外,在給與的藥液中所包含的藥劑會吸附于過濾器的情況下,不能使用帶有串聯(lián)過濾器的輸液管。然而,在所述以往的輸液管組中,雖然事先選擇使用帶有串聯(lián)過濾器的輸液管或無串聯(lián)過濾器的輸液管,但在例如依次給與多種抗癌劑的癌癥化療的并用療法中,存在不得不根據(jù)給與的抗癌劑而在治療中更換帶有串聯(lián)過濾器的輸液管和無串聯(lián)過濾器的輸液管的情況。該輸液管的更換例如通過在將設置在帶有串聯(lián)過濾器的輸液管端部的穿刺針從患者拔去之后,將設置在無串聯(lián)過濾器的輸液管端部的穿刺針穿刺到患者的操作、或與上述操作相反的操作而實現(xiàn)。因此,存在在更換所述輸液管時,殘留在管路內(nèi)的抗癌劑從穿刺針漏出,導致醫(yī)療工作者暴露在該抗癌劑中的隱患。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昭64-16843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輸液管及輸液管組,即能夠不接觸所給與的液體從而安全地進行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或無過濾器的輸液管的裝拆操作,并且能夠使在使用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時的流路中不夾著過濾構件,在使用無過濾器的輸液管時的流路中夾著過濾構件。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為一種輸液管,其特征在于,以如下方式構成,該輸液管包括 構成液體流路的導管;過濾構件,其設置在所述流路的中途,并除去在所述流路中流動的液體中的異物;上游側連接器,其設置在所述流路的所述過濾構件的上游側;以及下游側連接器,其設置在所述流路的所述過濾構件的下游側,
在輸液時使用、且具有使液體通過但不使細菌通過的過濾器的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與所述下游側連接器連接,在輸液時使用、且不具有所述過濾器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與所述上游側連接器連接。在本發(fā)明的輸液管中,優(yōu)選是,所述上游側連接器具有向所述導管的側方突出的分支管,在該分支管的端部設有與所述無過濾器的輸液管連接的連接口,所述下游側連接器具有向所述導管的側方突出的分支管,在該分支管的端部設有與所述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連接的連接口。在本發(fā)明的輸液管中,優(yōu)選是,所述過濾網(wǎng)設置在所述上游側連接器的比所述分支管更靠下游側的位置或所述下游側連接器的比所述分支管更靠上游側的位置。 在本發(fā)明的輸液管中,優(yōu)選是,所述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及所述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分別用于抗癌劑的給與。此外,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一種輸液管組,其特征在于,以如下方式構成,所述輸液管組包括所述本發(fā)明的輸液管;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其在輸液時使用,并包括構成液體流路的導管、及設置在該流路的中途且使液體通過但不使細菌通過的過濾器;以及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其在輸液時使用,且具有構成液體流路的導管,不具有所述過濾器,在所述下游側連接器上連接所述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在所述上游側連接器上連接所述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在本發(fā)明的輸液管組中,優(yōu)選是,以如下方式構成,所述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具有與所述上游側連接器連接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所述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具有與所述下游側連接器連接的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所述上游側連接器和所述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中的一方連接器包括第一連接器主體,其呈筒狀,在前端具有供另一方連接器插入的開口;中空針,其在所述第一連接器主體的內(nèi)腔部與所述流路連通地設置,并具有在前端部開口的開口部;第一密封構件,其具有能夠用所述中空針刺通的第一刺通部、并密封所述第一連接器主體的內(nèi)腔部,所述第一密封構件由彈性材料構成;以及將所述第一刺通部向前端方向施力的施力構件,所述另一方連接器包括第二連接器主體,其呈筒狀,前端與所述流路連通;以及第二密封構件,其設置在所述第二連接器主體的基端,并具有在插入到所述第一連接器主體時與所述第一刺通部緊貼的第二刺通部、并且密封所述第二連接器主體的內(nèi)腔部,所述第二密封構件由彈性材料構成,在所述一方連接器上設有操作限制機構,所述操作限制機構在將所述另一方連接器插入所述一方連接器時,在中途暫時限制所述插入操作,并能夠在解除所述限制時重新開始所述插入操作;在從所述一方連接器拔去所述另一方連接器時,在中途暫時限制所述拔去操作,并能夠在解除所述限制時重新開始所述拔去操作,
在所述另一方連接器插入所述一方連接器的過程中,在所述第一刺通部和所述第二刺通部變?yōu)樗鼍o貼狀態(tài)時借助所述操作限制機構暫時限制所述插入操作,當解除所述限制而重新開始所述插入操作時,所述緊貼狀態(tài)的所述第一刺通部和所述第二刺通部被所述中空針刺通,并且所述中空針的所述開口部位于比所述第二刺通部更靠前端側的位置從而在所述第二連接器主體的內(nèi)腔部露 出,在從所述一方連接器拔去所述另一方連接器的過程中,在所述中空針的所述開口部位于比所述緊貼狀態(tài)的所述第一刺通部更靠基端側的位置時借助所述操作限制機構暫時限制所述拔去操作,當解除所述限制而重新開始所述拔去操作時,所述第一刺通部和所述第二刺通部遠離。在本發(fā)明的輸液管組中,優(yōu)選是,以如下方式構成,所述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具有與所述上游側連接器連接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所述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具有與所述下游側連接器連接的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所述下游側連接器和所述帶有過濾器的連接器中的一方連接器包括第三連接器主體,其呈筒狀,在前端具有供另一方連接器插入的開口;中空針,在所述第三連接器主體的內(nèi)腔部與所述流路連通地設置,并具有在前端部開口的開口部;第三密封構件,具有能夠用所述中空針刺通的第三刺通部、并密封所述第三連接器主體的內(nèi)腔部,所述第三密封構件由彈性材料構成;以及將所述第三刺通部向前端方向施力的施力構件,所述另一方連接器包括第四連接器主體,其呈筒狀,前端與所述流路連通;以及第四密封構件,設置在所述第四連接器主體的基端,并具有在插入到所述第三連接器主體時與所述第三刺通部緊貼的第四刺通部、并且密封所述第四連接器主體的內(nèi)腔部,所述第四密封構件由彈性材料構成,在所述一方連接器上設有操作限制機構,所述操作限制機構在將所述另一方連接器插入所述一方連接器時,在中途暫時限制所述插入操作,并能夠在解除所述限制時重新開始所述插入操作;在從所述一方連接器拔去所述另一方連接器時,在中途暫時限制所述拔去操作,并能夠在解除所述限制時重新開始所述拔去操作,在所述另一方連接器插入所述一方連接器的過程中,在所述第三刺通部和所述第四刺通部變?yōu)樗鼍o貼狀態(tài)時借助所述操作限制機構暫時限制所述插入操作,當解除所述限制而重新開始所述插入操作時,所述緊貼狀態(tài)的所述第三刺通部和所述第四刺通部被所述中空針刺通,并且所述中空針的所述開口部位于比所述第四刺通部更靠前端側的位置從而在所述第四連接器主體的內(nèi)腔部露出,在從所述一方連接器拔去所述另一方連接器的過程中,在所述中空針的所述開口部位于比所述緊貼狀態(tài)的所述第三刺通部更靠基端側的位置時借助所述操作限制機構暫時限制所述拔去操作,當解除所述限制而重新開始所述拔去操作時,所述第三刺通部和所述第四刺通部遠離。在本發(fā)明的輸液管中,優(yōu)選是,所述過濾構件為呈網(wǎng)狀的過濾網(wǎng)。在本發(fā)明的輸液管中,優(yōu)選是,所述過濾網(wǎng)的孔徑為50 800 iim。在本發(fā)明的輸液管中,優(yōu)選是,所述上游側連接器和所述下游側連接器構成為能夠靠視覺進行區(qū)別。在本發(fā)明的輸液管中,優(yōu)選是,具有設置在所述上游側連接器的上游側、并與能夠收納液體的液體收納容器相連接的連接部。


圖I是表不本發(fā)明的輸液管組的第一實施方式的俯視圖。圖2是表示圖I所示的輸液管組的上游側連接器、下游側連接器、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及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直至使圖I所示的輸液管組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和上游側連接器成為連接狀態(tài)的過程的縱剖視圖。圖4是表示直至使圖I所示的輸液管組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和上游側連 接器成為連接狀態(tài)的過程的縱剖視圖。圖5是表示直至使圖I所示的輸液管組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和上游側連接器成為連接狀態(tài)的過程的縱剖視圖。圖6是表示直至使圖I所示的輸液管組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和上游側連接器成為連接狀態(tài)的過程的縱剖視圖。圖7是表示直至使圖I所示的輸液管組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和上游側連接器成為連接狀態(tài)的過程的立體圖(與圖3相對應的圖)。圖8是表示直至使圖I所示的輸液管組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和上游側連接器成為連接狀態(tài)的過程的立體圖(與圖4相對應的圖)。圖9是表示直至使圖I所示的輸液管組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和上游側連接器成為連接狀態(tài)的過程的立體圖(與圖5相對應的圖)。圖10是表示直至使圖I所示的輸液管組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和上游側連接器成為連接狀態(tài)的過程的立體圖(與圖6相對應的圖)。圖11是圖4中的A-A線剖視圖。圖12是圖5中的B-B線剖視圖。圖1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fā)明的輸液管組的第二實施方式中的輸液管的連接器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根據(jù)附圖所示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輸液管及輸液管組。〈第一實施方式〉圖I是表不本發(fā)明的輸液管組的第一實施方式的俯視圖,圖2是表不圖I所不的輸液管組的上游側連接器、下游側連接器、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及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的立體圖,圖3 圖6分別是表示直至使圖I所示的輸液管組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與上游側連接器成為連接狀態(tài)的過程的縱剖視圖,圖7 圖10分別是表示直至使圖I所示的輸液管組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與上游側連接器成為連接狀態(tài)的過程的立體圖(分別與圖3 圖6相對應的圖),圖11是圖4中的A-A線剖視圖,圖12是圖5中的B-B線剖視圖。
此外,以下以圖I及圖2中的上側為“上游側”,以下側為下游側進行說明。此外,關于圖2中的各連接器,如圖中括號所示,在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中,以上側為“基端”,以下側為“前端”,在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中,以左側為“基端”,以右側為“前端”,在下游側連接器3b的分支管32中,以右側為“基端”,以左側為“前端”進行說明。此外,在圖2中,圖示了被虛線所包圍的部位的截面。此外,以圖3 圖12中的上側為“前端”、“上”或“上方”,以下側為“基端”、“下”或“下方”進行說明。這些圖所示的輸液管組100是能夠向患者給與各種液體的裝置,且包括構成主管路的輸液管I、以及能夠在該輸液管I上進行裝拆并構成從主管路分支的副管路的輸液管Ia及l(fā)b。輸液管Ib是具有使液體通過但不使細菌通過的過濾器26的帶有過濾器的輸液 管,輸液管Ia是不具有所述過濾器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在借助該輸液管組100而進行給與的液體中包含例如各種藥液、補正用電解質液、生理鹽水、葡萄糖、林格氏液、高熱量溶液等輸液制劑等能夠給與到生物體的所有液體。此外,藥液中的藥劑的種類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可以是鎮(zhèn)靜藥、靜脈麻醉藥、麻醉鎮(zhèn)痛藥、局部麻醉藥、非去極化肌肉松弛藥、升壓藥、降壓藥、冠狀血管擴張藥、利尿藥、抗心律失常藥、支氣管擴張藥、止血劑、維生素劑、抗生素、抗癌劑、止吐劑等任意藥劑。這里,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輸液管la、lb中任意一方或雙方與輸液管I連接,且從該輸液管Ia或輸液管Ib給與包含醫(yī)療工作者誤觸會產(chǎn)生危險的藥劑的藥液、具體而言為包含抗癌劑的藥液的情況。此外,說明在輸液管la、lb中任一個都不與輸液管I連接的狀態(tài)、及任意一方或雙方與輸液管I連接的狀態(tài)下,通過該輸液管I來給與輸液制劑等的情況。此外,在給與抗癌劑時,為了預防或抑制其副作用,能夠先于抗癌劑的給與、或在抗癌劑給與的同時通過輸液管I給與例如止吐劑等。如圖I所不,輸液管I包括具有撓性,并構成輸液時液體的流路的導管21 ;作為與能夠收納液體的液體收納容器連接的連接部而設置在導管21上游側的端部的、具有銳利的針尖的插瓶針22 ;以及設置在導管21下游側的端部的未圖示的連接器。該連接器與連接于留置在患者血管內(nèi)的留置針或導管的連接器相連接。此外,不限于所述連接器,也可以在導管21下游側的端部設置例如穿刺到患者的穿刺針等。在輸液時,輸液管I的插瓶針22將收納有包含規(guī)定藥劑的藥液或輸液制劑等的藥袋的未圖示的橡膠塞刺通,由此,經(jīng)由插瓶針22,該藥袋與輸液管I連接。此外,在導管21的中途、即在導管21的比插瓶針22更靠下游側的位置從上游側朝向下游側按順序設置有點滴筒23、作為對輸液時液體的流量進行調(diào)節(jié)的流量調(diào)節(jié)機構的流量調(diào)節(jié)器24、上游側連接器3a、及下游側連接器3b。此外,根據(jù)需要在導管21的規(guī)定部位設置對導管21內(nèi)的流路進行開閉的夾子25。此外,在以后詳述上游側連接器3a及下游側連接器3b。點滴筒23設置在插瓶針22的附近,借助該點滴筒23,能夠通過目視確認輸液時液體的流量。流量調(diào)節(jié)器24由調(diào)節(jié)器主體241和設置成能夠相對于調(diào)節(jié)器主體241移動的調(diào)節(jié)輪242構成,在調(diào)節(jié)輪242的外周面和調(diào)節(jié)器主體241的以規(guī)定角度傾斜的底面之間夾著導管21,通過使調(diào)節(jié)輪242相對于調(diào)節(jié)器主體241移動,夾住所述導管21的程度發(fā)生變化,由此調(diào)節(jié)液體的流量。S卩,當使調(diào)節(jié)輪242向規(guī)定方向移動時,夾住所述導管21的程度變大,液體的流量變少。并且,若使調(diào)節(jié)輪242移動到最后,則導管21的內(nèi)腔閉塞,液體不流動。另一方面,當使調(diào)節(jié)輪242向與所述規(guī)定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時,夾住所述導管21的程度變小,液體的流量變多。并且,若使調(diào)節(jié)輪242移動到最后,則導管21的內(nèi)腔全打開,液體的流量變?yōu)樽畲蟆]斠汗躀a包括具有撓性、并構成輸液時液體的流路的導管21 ;設置在導管21上游側的端部的連接器27 ;以及設置在導管21下游側的端部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此外,以后詳述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連接器27包括主管271、及從主管271分支的分支管272。主管271配置在與導 管21相同的軸上,并與導管21上游側的端部連接。此外,在主管271的上游側形成有具有銳利的針尖的插瓶針部273來作為與能夠收納液體的液體收納容器連接的連接部。此外,分支管272向主管271的側方、即導管21的側方突出。此外,主管271構成液體的流路,且具有兩個相互獨立的內(nèi)腔。一個內(nèi)腔形成為從主管271的前端部到基端部,且其一端側在插瓶針部273的前端部開口,另一端側與導管21內(nèi)的流路連通。此外,另一個內(nèi)腔形成為從主管271的前端部到分支管272的部位,且其一端側在插瓶針部273的前端部開口,另一端側與分支管272的內(nèi)腔連通。此外,在導管21的中途、即在導管21的連接器27與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之間,從上游側朝向下游側按順序設有點滴筒23、以及作為對輸液時液體的流量進行調(diào)節(jié)的流量調(diào)節(jié)機構的流量調(diào)節(jié)器24。此外,根據(jù)需要在導管21的規(guī)定部位設置對導管21內(nèi)的流路進行開閉的未圖示的夾子。并且,在該輸液管Ia上未設置使液體通過但不使細菌通過的過濾器。在輸液時,輸液管Ia的連接器27的插瓶針部273將收納有包含抗癌劑的藥液的未圖示的藥袋的橡膠塞刺通,由此,經(jīng)由插瓶針部273,該藥袋與輸液管Ia連接。此外,可以在所述藥袋內(nèi)預先收納藥液,也可以以后再收納藥液。輸液管Ib包括具有撓性、并構成輸液時液體的流路的導管21 ;設置在導管21上游側的端部的連接器27 ;以及設置在導管21下游側的端部的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此外,以后詳述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此外,連接器27的結構與所述輸液管Ia的連接器27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此外,在導管21的中途、即在導管21的連接器27與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之間,從上游側朝向下游側按順序設有點滴筒23、作為對輸液時液體的流量進行調(diào)節(jié)的流量調(diào)節(jié)機構的流量調(diào)節(jié)器24、以及使液體通過但不使細菌通過的過濾器26。此外,根據(jù)需要在導管21的規(guī)定部位設置對導管21內(nèi)的流路進行開閉的未圖示的夾子。此外,過濾器26的孔徑只要是使液體通過但不使細菌通過的程度便沒有特別的限定,但優(yōu)選為0. I 0. 8 ii m左右,更優(yōu)選為0. 2 0. 5 ii m左右。在輸液時,輸液管Ib的連接器27的插瓶針部273將收納有包含抗癌劑的藥液的未圖示的藥袋的橡膠塞刺通,由此,經(jīng)由插瓶針部273,該藥袋與輸液管Ib連接。此外,可以在所述藥袋內(nèi)預先收納藥液,也可以以后再收納藥液。
接著,說明各連接器。上游側連接器3a包括主管31、及從主管31分支的分支管32。主管31與導管21同軸配置,并與導管21的中途連接。此外,分支管32向主管31的側方、即導管21的側方突出,并在該分支管32的端部裝拆自如地連接輸液管Ia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即,分支管32的端部構成連接口。此外,以后詳述上游側連接器3a的主管31的內(nèi)腔及分支管32。下游側連接器3b包括主管31、及從主管31分支的分支管32。主管31與導管21同軸配置,并與導管21連接。此外,分支管32向主管31的側方、即導管21的側方突出,并在該分支管32的端部裝拆自如地連接輸液管Ib的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即,分支管32的端部構成連接口。此外,以后詳述下游側連接器3b的主管31的內(nèi)腔及分支管32。 此外,在下游側連接器3b中設有具有多個開口、即呈網(wǎng)狀的過濾網(wǎng)12來作為將在導管21內(nèi)的流路中流動的液體中的異物除去的過濾構件。過濾網(wǎng)12設置在主管31的比分支管32更靠上游側的部位,在圖示的結構中設置在主管31的上游側的端部。由此,下游側連接器3b的分支管32位于過濾網(wǎng)12的下游側,并且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位于過濾網(wǎng)12的上游側。此外,過濾網(wǎng)12的孔徑設定為小于過濾器26的孔徑。具體而言,過濾網(wǎng)12的孔徑優(yōu)選為50 800 iim左右,更優(yōu)選為100 500 左右。由此,能夠在減小液體在導管21內(nèi)的流路中流動時的阻力的同時除去該液體中的異物。這里,在該輸液管組100中,在使用輸液管Ia并將其連接至輸液管I而進行輸液的情況下,該輸液管Ia與輸液管I的上游側連接器3a連接,此外,在使用輸液管Ib并將其連接至輸液管I而進行輸液的情況下,該輸液管Ib與輸液管I的下游側連接器3b連接。即,輸液管Ia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裝拆自如地與輸液管I的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連接,并且輸液管Ib的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裝拆自如地與輸液管I的下游側連接器3b的分支管32連接。由此,在使用輸液管Ia進行輸液的情況下,過濾網(wǎng)12介于藥液的流路中,并且在使用輸液管Ib進行輸液的情況下,過濾網(wǎng)12沒有介于藥液的流路中。這樣做的理由是,輸液管Ib具有過濾器26,因此在輸液時借助該過濾器26,除了在流路中流動的藥液中的細菌以外,也能除去其他異物,因此,無需使過濾網(wǎng)12介于流路中。此外,通過使過濾網(wǎng)12不介于流路中,與使過濾網(wǎng)12介于流路中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小藥液在流路中流動時的阻力。另一方面,輸液管Ia不具有過濾器26,因此在輸液時,使過濾網(wǎng)12介于流路中,借助該過濾網(wǎng)12除去在流路中流動的藥液中的異物。在該輸液管組100中,上游側連接器3a和下游側連接器3b構成為能夠靠視覺進行區(qū)別,并且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和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構成為能夠靠視覺進行區(qū)別。S卩,構成為能夠靠視覺區(qū)別上游側連接器3a與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相對應的情況、即成對的情況,并且構成為能夠靠視覺區(qū)別下游側連接器3b與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相對應的情況、即成對的情況。
在本實施方式中,上游側連接器3a和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具有相同的顏色,此外,下游側連接器3b和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具有相同的顏色,并且與所述上游側連接器3a及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具有不同的顏色。由此,能夠分別在將輸液管Ia連接至輸液管I的情況下,及將輸液管Ib連接至輸液管I的情況下,防止誤連接,從而能夠可靠地將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連接至上游側連接器3a,并且將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連接至下游側連接器3b。此外,在上游側連接器3a、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下游側連接器3b及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中,所述具有相同顏色的部位可以分別是上述部件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整體。此外,并不限于如上所述的通過顏色進行區(qū)別的結構,例如也可以是通過形狀進行區(qū)別的結構。其具體的例子如下在上游側連接器3a和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上設置相同形狀的標記,并在下游側連接器3b和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上設置 相同形狀、并且與所述上游側連接器3a及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的標記具有不同形狀的標記。接著,說明輸液管Ia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插口連接器)2a、及輸液管I的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插頭連接器)32。在該輸液管組100中,在使用輸液管Ia進行輸液的情況下,使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和上游側連接器3a相對移動,將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從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的前端側插入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中,成為將這些連接器相互連接的連接狀態(tài)(圖6、圖10所示的狀態(tài))。如圖3 圖6所示,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包括由呈圓筒狀的外筒4及內(nèi)筒7構成的第一連接器主體、被外筒4支承的中空針5、被內(nèi)筒7支承的第一密封構件6、作為對第一密封構件6向前端方向施力的施力構件的螺旋彈簧8、以及設置在外筒4上的夾壓構件9。如圖2、圖3所示,外筒4呈有底筒狀。從該外筒4的前端開口插入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此外,在外筒4的底部41的中心部與外筒4同心地形成有呈管狀的連接部42。該連接部42能夠在其前端部支承中空針5的基端部。由此,連接部42與中空針5連通。此夕卜,在連接部42的基端部連接有導管21。由此,經(jīng)由連接部42,導管21內(nèi)的流路與中空針5的內(nèi)腔(第一流路52)連通。如圖7 圖10所示,在外筒4的壁部的中途形成有貫穿該壁部的槽部48。該槽部48側視呈“L”字狀,且由沿外筒4壁部的周向形成的橫槽481、及從橫槽481的一端沿外筒4的軸向向基端方向形成的縱槽482構成。在槽部48中插入內(nèi)筒7的突部76。并且,內(nèi)筒7的突部76能夠在槽部48內(nèi)移動。如圖3 圖6所示,在外筒4的壁部的前端部形成有隔著外筒4的中心軸而相對形成的一對槽部43。呈環(huán)狀的兩個夾壓構件9以重疊的狀態(tài)插入該槽部43內(nèi)。夾壓構件9作為對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 (第二連接器主體10)在外筒4中向前端方向的移動進行限制的阻擋部17的一部分發(fā)揮作用。該阻擋部17的結構能夠使用公知的結構(例如日本特開平8-126630號公報中記載的“轂部裝拆機構”的結構)。
在該情況下,各夾壓構件9分別在其外周部的一部分具有對該夾壓構件9進行按壓操作的操作部92。通過按壓該操作部92,夾壓構件9向與外筒4的軸垂直的方向移動。此外,各夾壓構件9分別在與操作部92相反一側的部分具有向內(nèi)側突出的多個突部(第一卡合部)91。并且,一方的夾壓構件9的突部91與另一方的夾壓構件9的突部91隔著外筒4的中心軸而相對配置。另外,各夾壓構件9分別在與突部91相同的一側具有從外周部突出的一對彈性片93。一方的夾壓構件9的各彈性片93與另一方的夾壓構件9的操作部92的內(nèi)側抵接,同樣,另一方的夾壓構件9的各彈性片93與一方的夾壓構件9的操作部92的內(nèi)側抵接。在對各夾壓構件9進行按壓操作時,反抗彈性片93的作用力(彈性力)而進行該按壓操作。通過該操作,成為一方的夾壓構件9的突部91與另一方的夾壓構件9的突部91相互遠離的狀態(tài)。并且,若解除對各夾壓構件9的按壓力,則由于彈性片93的作用力,成為 一方的夾壓構件9的突部91與另一方的夾壓構件9的突部91接近的狀態(tài)。在一方的夾壓構件9的突部91與另一方的夾壓構件9的突部91接近的狀態(tài)下,各突部91 一起與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的卡合部(第二卡合部)105a或105b卡合(參照圖4 圖6)。由此,能夠可靠地防止第二連接器3非本意地從外筒4脫離。此外,在一方的夾壓構件9的突部91與另一方的夾壓構件9的突部91相互遠離的狀態(tài)下,各夾壓構件9與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的卡合被解除。如圖2所示,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的卡合部105a及105b分別形成在第二連接器主體10的外周部,且卡合部105a及105b由第二連接器主體10的外徑擴徑后的凸緣部構成??ê喜?05a及105b分別配置成沿第二連接器主體10的軸向遠離。并且,如圖4、圖6所示,根據(jù)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相對于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的插入深度,卡合部105a及105b中的一方如前所述地與各突部91卡合。在輸液管組100中,可以說夾壓構件9與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的卡合部105a及105b構成了將外筒4和分支管32鎖定的“阻擋部17”。如圖3、圖7所示,在外筒4的壁部上,在其內(nèi)周部47的槽部48和槽部43之間的部分形成有多個(本實施方式中為四個)朝向內(nèi)側突出的階梯部49。如圖3所示,通過使內(nèi)筒7與各階梯部49抵接,能夠限制該內(nèi)筒7向前端方向的移動,因此能夠可靠地防止內(nèi)筒7從外筒4脫離。如圖3(對于圖4 圖6也相同)所示,在外筒4的內(nèi)側配置(支承)有內(nèi)筒7。該內(nèi)筒7能夠相對于外筒4變位,即能夠繞外筒4的軸旋轉,并且能夠沿外筒4的軸向移動。內(nèi)筒7具有設置第一密封構件6的密封構件設置部73。密封構件設置部73設置在內(nèi)筒7的內(nèi)側,由從上下方向夾持第一密封構件6的圓環(huán)狀的一對板狀部731、732構成。此外,內(nèi)筒7具有在該內(nèi)筒7進行變位時供中空針5滑動的滑動構件74、及將滑動構件74固定的固定部75?;瑒訕嫾?4是呈筒狀、具有其內(nèi)徑縮頸而成的縮頸部741且由彈性材料構成的構件?;瑒訕嫾?4的構成材料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可以舉出天然橡膠、丁基橡膠、異戊二烯橡膠、丁二烯橡膠、苯乙烯-丁二烯橡膠、硅橡膠之類的各種橡膠材料、聚氨酯類、聚酯類、聚酰胺類、烯烴類、苯乙烯類等各種熱塑性彈性體、或上述材料的混合物等彈性材料。當內(nèi)筒7進行變位時,縮徑部741與中空針5的外周部54抵接而滑動。固定部75是從板狀部732 —體地朝向圖3中下方而突出形成的呈筒狀的部分。
如圖7(對于圖8 圖10也相同)所示,在內(nèi)筒7壁部的外周部突出形成有突部76。該突部76被插入外筒4的槽部48內(nèi),且隨著內(nèi)筒7的變位而在槽部48內(nèi)移動。由此,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能夠得到突部76位于橫槽481內(nèi)的第一狀態(tài)(圖7、圖8所示的狀態(tài))、通過從第一狀態(tài)開始將內(nèi)筒7相對于外筒4進行旋轉操作而使突部76位于橫槽481和縱槽482的交叉部483的第二狀態(tài)(圖9所示的狀態(tài))、以及通過從第二狀態(tài)開始將內(nèi)筒7相對于外筒4進行壓入操作而使突部76位于縱槽482內(nèi)的第三狀態(tài)(圖10所示的狀態(tài))。若使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和上游側連接器3a相對移動,在圖7 (圖3)所示的第一狀態(tài)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內(nèi)插入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 (以下將該操作稱為“插入操作”),則分支管32的第二密封構件11與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的第一密封構件6抵接,向基端方向按壓該第一密封構件6,雖然想要使內(nèi)筒7 —起移動,但由于內(nèi)筒7的突部76位于外筒4的橫槽481內(nèi),因此內(nèi)筒7向基端方向的移動被限制(參照圖4、圖8)。
如圖9所示,若從圖8所示的狀態(tài)開始將手指掛住例如內(nèi)筒7的突部76并沿箭頭方向旋轉操作內(nèi)筒7,則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變?yōu)閳D9所示的第二狀態(tài)。由此,內(nèi)筒7向基端方向移動的限制被解除,變?yōu)槟軌蛞苿?,因此能夠重新開始插入操作。此外,如圖5所示,在第二狀態(tài)下也維持第一密封構件6與第二密封構件11的緊貼狀態(tài)。此外,在第二狀態(tài)下,內(nèi)筒7和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 (第二連接器主體10)被鎖定機構19鎖定(連結)。由此,第一密封構件6的第一刺通部61和第二密封構件11的第二刺通部111的緊貼狀態(tài)被固定。關于該鎖定機構19將后述。若從圖9所示的狀態(tài)開始反抗螺旋彈簧8的作用力而將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向基端方向壓入,則插入操作重新開始,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變?yōu)閳D10所示的第三狀態(tài)。并且,如圖6所示,在第三狀態(tài)下也維持第一密封構件6與第二密封構件11的緊貼狀態(tài)。當在圖10所示的狀態(tài)(連接狀態(tài))下,使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與上游側連接器3a相對移動,從而將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從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拔去(以下將該操作稱為“拔去操作”)時,與所述插入操作相反,順從螺旋彈簧8的作用力,內(nèi)筒7與分支管32 —起向前端方向移動,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變?yōu)閳D9所示的第二狀態(tài)。在該第二狀態(tài)下,內(nèi)筒7的突部76進一步向前端方向的移動被限制。由此,能夠在中途暫時限制拔去操作。另外,若從第二狀態(tài)開始向與所述插入操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操作內(nèi)筒7,則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變?yōu)閳D8所示的第一狀態(tài)。由此,由鎖定機構19保持的內(nèi)筒7與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的鎖定狀態(tài)被解除,變?yōu)橹挥猩嫌蝹冗B接器3a的分支管32能夠向前端方向移動,因此能夠重新開始拔去操作。當重新開始該拔去操作時,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與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再次變?yōu)閳D7所示的分離狀態(tài)。這樣在輸液管組100中,根據(jù)內(nèi)筒7的突部76在外筒4的槽部48中的位置,進行插入操作的限制、插入操作限制的解除、拔去操作的限制、及拔去操作限制的解除。因此,可以說內(nèi)筒7的突部76和外筒4的槽部48構成限制這些操作的“操作限制機構18”。如圖3所示,在內(nèi)筒7的前端部朝向前端方向而突出形成有多片(本實施方式中為四片)卡合片(彈性片)77。各卡合片77分別在其前端部具有能夠與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的凹部(卡合部)IOla卡合的爪771。此外,凹部IOla是在第二連接器主體10的外周部101的前端部沿第二連接器主體10的周向形成為環(huán)狀的部分。在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未被插入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內(nèi)的狀態(tài)下,各卡合片77朝向外方傾斜。由此,在將分支管3 2插入了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內(nèi)的狀態(tài)下,各卡合片77能夠分別形成遠離分支管32的凹部IOla的狀態(tài)(圖4、圖11所示的狀態(tài))、及被外筒4的按壓部471按壓而接近并卡合于凹部IOla的狀態(tài)(圖5、圖6、圖12所示的狀態(tài))。并且,通過該卡合,內(nèi)筒7與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被可靠地鎖定。此外,按壓部471由在外筒4的內(nèi)周部47沿外筒4的軸向形成的多個(本實施方式中為四個)肋構成。此外,這些按壓部471沿外筒4的周向等間隔地配置。在圖11所示的狀態(tài)下,一片卡合片77位于相鄰的按壓部471之間,還未實施按壓部471對卡合片77的按壓。此時,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成為所述第一狀態(tài)。各卡合片77繞內(nèi)筒7的軸而等間隔地配置。從圖11所示的狀態(tài)開始如上所述地旋轉操作內(nèi)筒7,由此卡合片77分別搭上按壓部471的傾斜面472,其結果是,一個按壓部471反抗一片卡合片77的彈性力而按壓該卡合片77。由此,四片卡合片77沿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的周向而均勻地卡合,因此內(nèi)筒7和分支管32被更可靠地鎖定。此時,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成為所述第二狀態(tài)。即使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變?yōu)樗龅谌隣顟B(tài),也維持該按壓部471按壓卡合片77的狀態(tài)。這樣在輸液管組100中,可以說內(nèi)筒7的卡合片77、外筒4的按壓部471、及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的凹部IOla構成了可靠地將內(nèi)筒7和分支管32鎖定的“鎖定機構19”。并且,該鎖定機構19在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從第一狀態(tài)變?yōu)榈诙顟B(tài)時動作,即與解除插入操作的限制的解除操作連動地動作。此外,與此相反,鎖定機構19在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從第二狀態(tài)變?yōu)榈谝粻顟B(tài)時也動作,即與解除拔去操作的限制的解除操作連動地動作。由此,能夠在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在第一狀態(tài)與第二狀態(tài)之間相互變位的期間,即在中空針5將第一密封構件6及第二密封構件11刺通的前后,可靠地保持第一密封構件6與第二密封構件11的緊貼(液密性),并且,能夠防止在拔去時只有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被突然拔去(脫落)。此外,外筒4、內(nèi)筒7、夾壓構件9的構成材料沒有特別的限定,可以舉出各種樹脂,其中從易于成形且水蒸氣透過性低的觀點考慮,優(yōu)選聚丙烯、環(huán)狀聚烯烴、聚酯這樣的樹脂。如圖3所示,在外筒4的軸上配置有由金屬材料構成的中空針5。如前所述,該中空針5的基端部被外筒4的連接部42支承。中空針5呈管狀,且其內(nèi)腔作為能夠使藥液(液體)通過的第一流路52發(fā)揮作用。此外,中空針5的前端閉塞,形成有在壁部的前端部開口的側孔(開口部)53。側孔53與第一流路52連通。在中空針5的前端形成有銳利的針尖51。如圖6所示,能夠借助該針尖51而將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的第一密封構件6或后述的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的第二密封構件11刺通。如圖6所示,在連接狀態(tài)下,中空針5的從針尖51到形成有側孔53的部位在分支管32的內(nèi)腔露出(突出)。由此,經(jīng)由中空針5的側孔53,中空針5的內(nèi)腔與分支管32的內(nèi)腔連通,即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的第一流路52與后述的分支管32的第二流路102連通。如圖3所不,在內(nèi)筒7的內(nèi)側配置有第一密封構件6。該第一密封構件6密封內(nèi)筒7的內(nèi)腔部,且呈圓板狀,并配置成厚度方向與內(nèi)筒7的軸向一致。由此,第一密封構件6在沿中空針5的軸向向基端側移動時,容易且可靠地被中空針5的針尖51刺通。此外,第一密封構件6是中心部的厚度大于緣部的厚度的彈性體。該中心部成為用中空針5刺通的第一刺通部61。此外,如前所述,第一密封構件6的緣部被內(nèi)筒7的一對板狀部731、732夾持。由此,第一密封構件6被可靠地相對于內(nèi)筒7固定,并能夠與內(nèi)筒7一起移動。
此外,優(yōu)選為將第一密封構件6 (第一刺通部61)與第二密封構件11 (第二刺通部111)的被中空針5刺通的部分和與該部分接觸的中空針5的外周部54之間的滑動阻力、及滑動構件74的縮頸部741和與該部分接觸的中空針5的外周部54之間的滑動阻力的合計設定為小于螺旋彈簧8的作用力。由此,能夠在將使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處于圖6所示的第三狀態(tài)的阻擋部17解除時,通過螺旋彈簧8的作用力使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回到圖5所示的第二狀態(tài)。此外,這些力相互之間的大小關系的設定方法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可以舉出進行第一密封構件6、第二密封構件11或滑動構件74的構成材料的選擇、第一刺通部61或第二刺通部111的厚度的調(diào)整、螺旋彈簧8的構成材料的選擇、線徑、卷數(shù)的調(diào)整、中空針5的外徑的調(diào)整等的方法。如圖3所示,在未被施加外力的自然狀態(tài)下,第一刺通部61的前端面612凸起。并且,如圖4所示,在第一密封構件6與第二密封構件11緊貼的緊貼狀態(tài)下,凸起的前端面612被壓平。由此,緊貼狀態(tài)變得更可靠,因此能夠確保第一密封構件6與第二密封構件11的邊界部的液密性。由此,能夠安全且可靠地進行連接狀態(tài)下的藥液的移送。此外,第一密封構件6的構成材料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能夠使用與作為所述滑動構件74的構成材料而例示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如圖3所示,在外筒4內(nèi)設置有由不銹鋼等金屬材料構成的螺旋彈簧8。在壓縮狀態(tài)下,螺旋彈簧8的前端與內(nèi)筒7的板狀部732抵接,基端與外筒4的底部41抵接。由此,能夠經(jīng)由內(nèi)筒7可靠地對第一密封構件6朝向前端方向施力。此外,作為施力機構,除螺旋彈簧8以外,也可以由蛇腹狀的板彈簧、圓筒狀或蛇腹狀的橡膠構成。如圖2、圖3所示,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包括筒狀的第二連接器主體10、及設置在第二連接器主體10上的第二密封構件11。第二連接器主體10是呈圓筒狀的構件。該第二連接器主體10的內(nèi)腔作為能夠使液體通過的第二流路102發(fā)揮作用。此外,所述上游側連接器3a的主管31的內(nèi)腔在上游側的部位和下游側的部位分離,且其上游側的部位和下游側的部位經(jīng)由第二流路102而連通。S卩,第二流路102具有在第二連接器主體10的基端部相互連通的兩個單位流路102a、102b,且一方的單位流路102a與主管31內(nèi)腔的上游側的部位連通,另一方的單位流路102b與主管31內(nèi)腔的下游側的部位連通。此外,如前所述,在第二連接器主體10的中途形成有與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的第--^合部91卡合的卡合部105a、105b。此外,在第二連接器主體10的外周部形成有沿其長度方向的多根(本實施方式中為四根)肋104。這些肋104沿第二連接器主體10外周部的周向等間隔地配置。由此,能夠加強第二連接器主體10。第二連接器主體10在其前端部具有設置第二密封構件11的密封構件設置部106。密封構件設置部106由從上下方向夾持第二密封構件11的圓環(huán)狀的一對板狀部106a、106b構成。此外,第二連接器主體10的構成材料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能夠使用在關于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的外筒4、內(nèi)筒7、夾壓構件9的說明中列舉的材料。 如圖3所示,第二密封構件11密封第二連接器主體10的內(nèi)腔部,呈圓板狀,且配置成其厚度方向與第二連接器主體10的軸向一致。由此,第二密封構件11和與其緊貼的第一密封構件6 —起容易且可靠地被中空針5的針尖51刺通。此外,第二密封構件11是中心部的厚度大于緣部的厚度的彈性體。該中心部成為用中空針5刺通的第二刺通部111。此外,如前所述,第二密封構件11的緣部被第二連接器主體10的一對板狀部106a、106b夾持。由此,第二密封構件11被可靠地相對于連接器主體10固定。如圖3所示,在未被施加外力的自然狀態(tài)下,第二刺通部111的基端面112凸起。并且,如圖4所示,在第一密封構件6與第二密封構件11緊貼的緊貼狀態(tài)下,凸起的基端面112與第一密封構件6的前端面612相同地被壓平。由此,緊貼狀態(tài)變得更可靠,因此能夠確保第一密封構件6與第二密封構件11的邊界部的液密性。此外,第二密封構件11的構成材料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能夠使用與作為所述滑動構件74的構成材料而例示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接著,說明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及下游側連接器3b。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的結構與所述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的結構相同。即,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包括由呈圓筒狀的外筒4及內(nèi)筒7構成的第三連接器主體、被外筒4支承的中空針5、被內(nèi)筒7支承的具有第三刺通部的第三密封構件、作為對第三密封構件向前端方向施力的施力構件的螺旋彈簧8、以及設置在外筒4上的夾壓構件9。此外,所述第三連接器主體及具有第三刺通部的第三密封構件的結構分別與所述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的第一連接器主體及具有第一刺通部61的第一密封構件6相同。以下,省略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的說明,但對于該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將所述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的各部位的名稱的“第一”稱為“第二 ”
_- o此外,下游側連接器3b的主管31的內(nèi)腔及分支管32的結構與所述上游側連接器3a相同。即,下游側連接器3b的分支管32包括筒狀的第四連接器主體13、及設置在第四連接器主體13上的具有第四刺通部的第四密封構件。此外,所述第四連接器主體13及具有第四刺通部的第四密封構件的結構分別與所述上游側連接器3a的第二連接器主體10及具有第二刺通部111的第二密封構件11相同。以下,省略下游側連接器3b的說明,但對于該下游側連接器3b,將所述上游側連接器3a的各部位的名稱的“第二”稱為“第四”。接著,說明使用輸液管組100時的步驟的一個例子。首先,在使用輸液管I進行輸液的情況下,在例如給與包含預防或抑制抗癌劑的副作用的止吐劑等的藥液的情況下,首先,用輸液管I的插瓶針22將預先收納有該藥液的未圖示的藥袋的橡膠塞刺通。由此,經(jīng)由插瓶針部273,該藥袋與輸液管I連接。并且,輸液管I的下游側的未圖示的連接器與留置在患者血管內(nèi)的留置針的連接器相連接。接著,對輸液管I的流量調(diào)節(jié)器24的調(diào)節(jié)輪242進行操作,調(diào)整藥液的流量,給與 藥液。藥液從藥袋在輸液管I的流路中向下游側流動,經(jīng)過過濾網(wǎng)12而給與到患者。在該情況下,即使在藥液中混入了異物,也能夠借助過濾網(wǎng)12捕捉從而除去該異物。在不會在藥液中混入細菌的情況下,或包含在藥液中的藥劑會被輸液管Ib的過濾器26捕捉的情況下等使用輸液管la。在使用該輸液管Ia進行輸液的情況下,即在將輸液管Ia連接至輸液管I而給與包含抗癌劑的藥液的情況下,使用預先收納有該藥液的未圖示的藥袋。在該情況下不會在藥液中混入細菌。首先,用輸液管Ia的連接器27的插瓶針部273刺通所述藥袋的橡膠塞。由此,經(jīng)由插瓶針部273,該藥袋與輸液管Ia連接。接著,進行輸液管Ia的預注(priming)。通過以上操作,輸液管Ia側的準備完成。接著,在輸液管I上連接所述輸液管la。即,在輸液管I的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上連接輸液管Ia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以下,說明將輸液管Ia連接至輸液管I時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及上游側連接器3a的動作狀態(tài)、即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及上游側連接器3a從分離狀態(tài)變?yōu)檫B接狀態(tài)的過程(按圖3(圖7)—圖4(圖8)—圖5(圖9)—圖6(圖10)的順序參照附圖)。首先,如圖3所示,使分離狀態(tài)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從其前端側朝向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的基端部而接近上游側連接器3a。在分離狀態(tài)下,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為第一狀態(tài)(內(nèi)筒7的突部76位于外筒4的槽部48的橫槽481內(nèi)的狀態(tài))(參照圖7)。此外,第一密封構件6位于比中空針5更靠前端側的位置。如圖4、圖8所示,當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插入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內(nèi)時,首先,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的第一密封構件6的前端面612與第二連接器3的第二密封構件11的基端面112抵接,并發(fā)生彈性變形而緊貼。此時,如前所述,由于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為第一狀態(tài)(參照圖8),因此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對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的插入操作被暫時限制。此外,如圖4所示,阻擋部17動作(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的夾壓構件9與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的卡合部105a卡合),從而防止分支管32再次向前端方向返回而從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脫離。接著,如圖9所示,若沿圖中的箭頭方向旋轉操作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的內(nèi)筒7,則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變?yōu)榈诙顟B(tài)(內(nèi)筒7的突部76位于外筒4的槽部48的交叉部483的狀態(tài))。由此,如前所述,插入操作的限制被解除,能夠重新開始該插入操作。此外,通過阻擋部17、鎖定機構19,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與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的連接狀態(tài)被維持。由此,能夠 可靠地防止從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上拔去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即能夠可靠地防止連接狀態(tài)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與上游側連接器3a非本意地分離。由此,能夠經(jīng)由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及上游側連接器3a而安全地移動藥液。即,能夠防止藥液附著于醫(yī)療工作者。此外,在連接狀態(tài)下,維持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的第一密封構件6與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的第二密封構件11的緊貼(參照圖6)。由此,能夠可靠地維持第一流路52及第二流路102的特別是接合部附近的液密性(氣密性),從而可靠地防止通過這些流路的藥液從連接狀態(tài)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及上游側連接器3a漏出。由此,能夠防止藥液附著于醫(yī)療工作者。此外,在圖6所示的狀態(tài)下,內(nèi)筒7的基端78與從外筒4的底部41豎立設置的壁部411的前端412抵接。由此,第二連接器3的插入極限被限制。接著,對輸液管Ia的流量調(diào)節(jié)器24的調(diào)節(jié)輪242進行操作,調(diào)整藥液的流量,開始藥液的給與。藥液從藥袋在輸液管Ia的流路中向下游側流動,經(jīng)過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及主管31而在輸液管I的流路中向下游側流動,經(jīng)過過濾網(wǎng)12而給與到患者。在該情況下,即使藥液中混入了異物,也能夠通過過濾網(wǎng)12捕捉從而除去該異物。當所述藥液的給與結束時,從輸液管I上取下輸液管la。即,從輸液管I的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上取下輸液管Ia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以下,說明將輸液管Ia從輸液管I上取下時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及上游側連接器3a的動作狀態(tài)、即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及上游側連接器3a從連接狀態(tài)再次變?yōu)榉稚袪顟B(tài)的過程(按圖6(圖10)—圖5(圖9)—圖4(圖8)—圖3(圖7)的順序參照附圖)。首先,從圖6、圖10所示的狀態(tài)開始對夾壓構件9進行操作,將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與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的鎖定狀態(tài)解除。由此,能夠開始將插入到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內(nèi)的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從該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上拔去的拔去操作。如圖5、圖9所示,當開始拔去操作時,與所述插入操作相反,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向基端方向移動。即,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向前端方向移動。此時,螺旋彈簧8的作用力經(jīng)由內(nèi)筒7而作用于第一密封構件6,因此第一密封構件6能夠追隨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的移動。由此,在進行拔去操作時,也維持第一密封構件6與第二密封構件11的緊貼狀態(tài)。然后,當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變?yōu)榈诙顟B(tài)時,如前所述,拔去操作被暫時限制(參照圖9)。此時,如圖5所示,中空針5的側孔53位于比第二密封構件11 (在圖示的結構中為比第二密封構件11更靠基端側的第一密封構件6)更靠基端側的位置。此夕卜,第一密封構件6及第二密封構件11各自的用中空針5刺通的部分通過自閉性而封閉。
接著,向與所述插入操作相反的方向旋轉操作內(nèi)筒7,則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變?yōu)閳D8所示的第一狀態(tài)。此時,如圖4所示,由鎖定機構19維持的內(nèi)筒7與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的鎖定狀態(tài)被解除,能夠實現(xiàn)只有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向前端方向的移動。由此,能夠重新開始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的拔去操作。如圖3、圖7所示,當重新開始拔去操作時,能夠使處于緊貼狀態(tài)的第一刺通部61與第二刺通部111遠離,使處于連接狀態(tài)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與上游側連接器3a再次成為分離狀態(tài)。這樣,在輸液管組100中,能夠防止當從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上拔去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時,中空針5未完全從第二密封構件11脫離時第一密封構件6與第二密封構件11遠離的情況。由此,即使正處于將連接狀態(tài)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與上游側連接器3a分離的過程中,也保持第一流路52及第二流路102的液密性,因此可靠地防止了這些流路中的藥液從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及上游側連接器3a漏 出的情況。由此,能夠安全地進行藥液的移送。即,能夠防止藥液附著于醫(yī)療工作者。在有可能在藥液中混入細菌的情況下,或在包含在藥液中的藥劑不會被過濾器26捕捉的情況下等使用輸液管lb。在使用該輸液管Ib進行輸液的情況下,即在將輸液管Ib連接至輸液管I而給與包含抗癌劑的藥液的情況下,首先,經(jīng)由未圖示的轉接器將收納有溶解用液的未圖示的注射器與收納有粉末狀的抗癌劑的未圖示的抗癌劑藥瓶相連接,并將溶解用液從注射器移送到抗癌劑藥瓶內(nèi)。然后,在抗癌劑溶解于溶解用液之后,將該包含抗癌劑的藥液吸入到注射器內(nèi)。接著,用輸液管Ib的連接器27的插瓶針部273刺通未圖示的藥袋的橡膠塞。由此,經(jīng)由插瓶針部273,該藥袋與輸液管Ib連接。此外,該操作也可以在將所述藥液收納于注射器內(nèi)的操作之前進行。接著,進行輸液管Ib的預注。接著,在連接器27的分支管272上經(jīng)由轉接器而連接注射器,將注射器內(nèi)的藥液從注射器移送到藥袋內(nèi),之后,從分支管272上取下注射器。此外,不能說在以上的工序中不會在藥液中混入細菌,因此為了安全而使用輸液管lb。通過以上的操作,輸液管Ib側的準備完成。接著,與所述輸液管Ia的情況相同,在輸液管I的下游側連接器3b的分支管32上連接輸液管Ib的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進行藥液的給與。藥液從藥袋在輸液管Ib的流路中向下游側流動,經(jīng)過過濾器26、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下游側連接器3b的分支管32及主管31,在輸液管I的流路中向下游側流動而給與到患者。在該情況下,即使在藥液中混入了細菌或異物,也能夠通過過濾器26捕捉從而除去該細菌或異物。此外,藥液不通過過濾網(wǎng)12,因此與藥液通過過濾網(wǎng)12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小藥液在流路中流動時的阻力。當所述藥液的給與結束時,與所述輸液管Ia的情況相同,從輸液管I的下游側連接器3b的分支管32上取下輸液管Ib的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另外,關于所述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與下游側連接器3b的分支管32的連接及取下時的、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b及下游側連接器3b的動作狀態(tài),其分別與所述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2a及上游側連接器3a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如上述說明,根據(jù)該輸液管組100,醫(yī)療工作者能夠不接觸包含給與的抗癌劑等的藥液從而安全地進行輸液管la、Ib的裝拆操作。此外,在使用具有過濾器26的輸液管Ib時,在給與的藥液的流路中不夾著過濾網(wǎng)12,因此與夾著過濾網(wǎng)12構件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小藥液在流路中流動時的阻力。此外,在使用不具有過濾器26的輸液管Ia時,在給與的藥液的流路中夾著過濾網(wǎng)12,因此能夠借助該過濾網(wǎng)12除去在流路中流動的藥液中的異物。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過濾網(wǎng)12設置在下游側連接器3b上,但過濾網(wǎng)12只要設 置在上游側連接器3a的分支管32與下游側連接器3b的分支管32之間的流路上,便不限定于設置在下游側連接器3b上。S卩,過濾網(wǎng)12例如可以設置在上游側連接器3a上,此外,也可以設置在除上游側連接器3a及下游側連接器3b以外的部位,例如可以設置在上游側連接器3a和下游側連接器3b之間。在將過濾網(wǎng)12設置在上游側連接器3a上時,過濾網(wǎng)12設置在主管31的比分支管32更靠下游側的部位,例如設置在主管31的下游側的端部。<第二實施方式>圖1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fā)明的輸液管組的第二實施方式中的輸液管的連接器的俯視圖。另外,以下以圖13中的上側為“上游側”、下側為下游側進行說明。此外,關于圖13中的連接器3的分支管332及342,如圖中括號所示,以右側為“基端”、以左側為“前端”進行說明。以下,以第二實施方式與所述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為中心來說明第二實施方式,省略相同事項的說明。除輸液管I中的與輸液管la、Ib連接的連接器的結構不同以外,第二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S卩,如圖13所示,在第二實施方式的輸液管組100中,輸液管I在流量調(diào)節(jié)器24的下游側具有連接器3。該連接器3相當于第一實施方式中的上游側連接器3a和下游側連接器3b,連接器3包括與上游側連接器3a相同的上游側連接器部33、及與下游側連接器3b相同的下游側連接器部34。并且,下游側連接器部34位于上游側連接器部33的下游側。上游側連接器部33包括主管331、及從主管331分支的分支管332,并且下游側連接器部34包括主管341、及從主管341分支的分支管342。該上游側連接器部33與下游側連接器部34在上游側連接器部33的主管331下游側的端部和下游側連接器部34的主管341上游側的端部相接合,從而成為一體。過濾網(wǎng)12設置在上游側連接器部33的分支管332和下游側連接器部34的分支管342之間的流路上。另外,在圖示的結構中,過濾網(wǎng)12設置在上游側連接器部33的主管331下游側的端部和下游側連接器部34的主管341上游側的端部之間。根據(jù)該輸液管組100,能夠得到與所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在該輸液管組100中,能夠縮短上游側連接器部33的分支管332與下游側連接器部34的分支管342之間的流路的長度,由此,與第一實施方式相比,能夠縮短預注所需的時間。以上,基于圖示的實施方式說明了本發(fā)明的輸液管及輸液管組,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此,各部分的結構能夠置換成具有相同功能的任意的結構。此外,在本發(fā)明中也可以附加其他任意的構成物。此外,本發(fā)明也可以組合所述各實施方式中的任意兩種以上的結構(特征)。此外,上游側連接器、下游側連接器、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的結構并不限定于上述說明的結構,只要能夠將相對應的連接器相互連接即可。此外,操作限制機構由在外筒的壁部形成的槽部及在內(nèi)筒的壁部突出形成并被插入槽部內(nèi)的突部構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在內(nèi)筒的壁部形成的槽部和在外筒的壁 部突出形成并被插入槽部內(nèi)的突部構成。此外,第一刺通部及第二刺通部各自的端面分別凸起,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只使這些刺通部中一方的端面凸起。此外,第三刺通部及第四刺通部各自的端面分別凸起,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只使這些刺通部中一方的端面凸起。產(chǎn)業(yè)h的可利用件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不接觸給與的液體從而安全地進行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或無過濾器的輸液管的裝拆操作。此外,能夠在使用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時,使過濾構件不夾在給與的液體的流路中,并且在使用無過濾器的輸液管時,使過濾構件夾在給與的液體的流路中。因此具有工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權利要求
1.一種輸液管,其特征在于,以如下方式構成, 所述輸液管包括 構成液體流路的導管; 過濾構件,其設置在所述流路的中途,并除去在所述流路中流動的液體中的異物; 上游側連接器,其設置在所述流路的所述過濾構件的上游側;以及 下游側連接器,其設置在所述流路的所述過濾構件的下游側, 在輸液時使用、且具有使液體通過但不使細菌通過的過濾器的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與所述下游側連接器連接,在輸液時使用、且不具有所述過濾器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與所述上游側連接器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輸液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側連接器具有向所述導管的側方突出的分支管,在所述分支管的端部設有與所述無過濾器的輸液管連接的連接口, 所述下游側連接器具有向所述導管的側方突出的分支管,在所述分支管的端部設有與所述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連接的連接口。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輸液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過濾網(wǎng)設置在所述上游側連接器的比所述分支管更靠下游側的位置或所述下游側連接器的比所述分支管更靠上游側的位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輸液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及所述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分別用于抗癌劑的給與。
5.一種輸液管組,其特征在于,以如下方式構成, 所述輸液管組包括 權利要求I所述的輸液管; 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其在輸液時使用,并包括構成液體流路的導管、及設置在所述流路的中途且使液體通過但不使細菌通過的過濾器;以及 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其在輸液時使用,且具有構成液體流路的導管,不具有所述過濾器, 在所述下游側連接器上連接所述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在所述上游側連接器上連接所述無過濾器的輸液管。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輸液管組,其特征在于,以如下方式構成, 所述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具有與所述上游側連接器連接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所述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具有與所述下游側連接器連接的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 所述上游側連接器和所述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中的一方連接器包括第一連接器主體,其呈筒狀,在前端具有供另一方連接器插入的開口;中空針,其在所述第一連接器主體的內(nèi)腔部與所述流路連通地設置,并具有在前端部開口的開口部;第一密封構件,其具有能夠用所述中空針刺通的第一刺通部、并密封所述第一連接器主體的內(nèi)腔部,所述第一密封構件由彈性材料構成;以及將所述第一刺通部向前端方向施力的施力構件, 所述另一方連接器包括第二連接器主體,其呈筒狀,前端與所述流路連通;以及第二密封構件,其設置在所述第二連接器主體的基端,并具有在插入到所述第一連接器主體時與所述第一刺通部緊貼的第二刺通部、并且密封所述第二連接器主體的內(nèi)腔部,所述第二密封構件由彈性材料構成, 在所述一方連接器上設有操作限制機構,所述操作限制機構在將所述另一方連接器插入所述一方連接器時,在中途暫時限制所述插入操作,并能夠在解除所述限制時重新開始所述插入操作;在從所述一方連接器拔去所述另一方連接器時,在中途暫時限制所述拔去操作,并能夠在解除所述限制時重新開始所述拔去操作, 在所述另一方連接器插入所述一方連接器的過程中,在所述第一刺通部和所述第二刺通部變?yōu)樗鼍o貼狀態(tài)時借助所述操作限制機構暫時限制所述插入操作,當解除所述限制而重新開始所述插入操作時,所述緊貼狀態(tài)的所述第一刺通部和所述第二刺通部被所述中空針刺通,并且所述中空針的所述開口部位于比所述第二刺通部更靠前端側的位置從而在所述第二連接器主體的內(nèi)腔部露出, 在從所述一方連接器拔去所述另一方連接器的過程中,在所述中空針的所述開口部位于比所述緊貼狀態(tài)的所述第一刺通部更靠基端側的位置時借助所述操作限制機構暫時限 制所述拔去操作,當解除所述限制而重新開始所述拔去操作時,所述第一刺通部和所述第二刺通部遠離。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輸液管組,其中,以如下方式構成, 所述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具有與所述上游側連接器連接的無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所述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具有與所述下游側連接器連接的帶有過濾器的輸液管側連接器, 所述下游側連接器和所述帶有過濾器的連接器中的一方連接器包括第三連接器主體,其呈筒狀,在前端具有供另一方連接器插入的開口;中空針,其在所述第三連接器主體的內(nèi)腔部與所述流路連通地設置,并具有在前端部開口的開口部;第三密封構件,其具有能夠用所述中空針刺通的第三刺通部、并密封所述第三連接器主體的內(nèi)腔部,所述第三密封構件由彈性材料構成;以及將所述第三刺通部向前端方向施力的施力構件, 所述另一方連接器包括第四連接器主體,其呈筒狀,前端與所述流路連通;以及第四密封構件,其設置在所述第四連接器主體的基端,并具有在插入到所述第三連接器主體時與所述第三刺通部緊貼的第四刺通部、并且密封所述第四連接器主體的內(nèi)腔部,所述第四密封構件由彈性材料構成, 在所述一方連接器上設有操作限制機構,所述操作限制機構在將所述另一方連接器插入所述一方連接器時,在中途暫時限制所述插入操作,并能夠在解除所述限制時重新開始所述插入操作;在從所述一方連接器拔去所述另一方連接器時,在中途暫時限制所述拔去操作,并能夠在解除所述限制時重新開始所述拔去操作, 在所述另一方連接器插入所述一方連接器的過程中,在所述第三刺通部和所述第四刺通部變?yōu)樗鼍o貼狀態(tài)時借助所述操作限制機構暫時限制所述插入操作,當解除所述限制而重新開始所述插入操作時,所述緊貼狀態(tài)的所述第三刺通部和所述第四刺通部被所述中空針刺通,并且所述中空針的所述開口部位于比所述第四刺通部更靠前端側的位置從而在所述第四連接器主體的內(nèi)腔部露出, 在從所述一方連接器拔去所述另一方連接器的過程中,在所述中空針的所述開口部位于比所述緊貼狀態(tài)的所述第三刺通部更靠基端側的位置時借助所述操作限制機構暫時限制所述拔去操作,當解除所述限制而重新開始所述拔去操作時,所述第三刺通部和所述第 四刺通部遠離。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輸液管及輸液管組。輸液管組(100)包括輸液管(1);以及能夠在該輸液管(1)上裝拆的、不具有過濾器(26)的輸液管(1a)及具有過濾器(26)的輸液管(1b)。輸液管(1)包括導管(21)、及在導管(21)的上游側的端部設置的插瓶針(22),在導管(21)的比插瓶針(22)更靠下游側的位置設有點滴筒(23)、流量調(diào)節(jié)器(24)、上游側連接器(3a)、及下游側連接器(3b)。在下游側連接器(3b)的主管(31)上游側的端部設置有過濾網(wǎng)(12)。
文檔編號A61M39/02GK102971025SQ20118003273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6月29日
發(fā)明者今井正臣 申請人:泰爾茂株式會社

  • 專利名稱:芳基丙酰-n-甲基氧肟酸類尿素酶抑制劑及其合成和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類芳基丙酰-N-甲基氧肟酸類尿素酶抑制劑的制法以及它們在制備抗胃炎、胃潰瘍藥物中的應用。背景技術: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pylar
  • 專利名稱:舒尼替尼在制備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ー種抗腫瘤藥物,舒尼替尼(Sunitinib,商品名索坦)的新用途。背景技術:こ酰膽堿(Ach)是ー種神經(jīng)遞質,主要存在于突觸前的膽堿能神經(jīng)末梢部位。在腦中,こ
  • 專利名稱:多功能兒科搶救推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兒科搶救推車。 背景技術:目前,在搶救兒科病人時,器械、藥品等全部放置在固定的桌子上,很難實現(xiàn)有秩序,離病床較遠,不僅增加了醫(yī)護人員的勞動
  • 專利名稱:杜仲化學成分作為腎臟保護劑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傳統(tǒng)中藥材杜仲及其若干化學成分的新用途,特別是杜仲、杜仲提取物以及京尼平和京尼平苷作為腎臟保護劑的制藥用途。背景技術:中毒性腎病是指由外源性或內(nèi)源性腎毒性物質異常引起
  • 一種陰囊溫差計量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陰囊溫差計量器,包括用于夾持大腿根部的大腿夾持構件和用于夾持陰囊的陰囊夾持構件,大腿夾持構件上設有大腿溫度測量片,陰囊夾持構件上設有陰囊溫度測量片;大腿夾持構件和陰囊夾持構件背向設
  • 專利名稱:用于治療淺Ⅱ度燒傷的中藥藥膜劑及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醫(yī)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淺II度燒傷的中藥藥膜劑。背景技術:燒傷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意外傷害,是門診工作中較為常見的皮膚熱損傷,包括熱燙傷和火焰燒傷,輕則局部熱盛
  • 婦產(chǎn)科用消毒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婦產(chǎn)科用消毒器,屬于婦產(chǎn)科醫(yī)療器具【技術領域】。該裝置包括供藥腔,其中供藥腔側面上方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一供藥管,側面下方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二供藥管,供藥腔底部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三供藥管;供藥腔
  • 專利名稱:一種含有環(huán)磷腺苷葡胺化合物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環(huán)磷腺苷葡胺的凍干粉針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屬醫(yī)藥領域。背景技術:環(huán)磷腺苷葡胺,英文名稱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系環(huán)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皮膚病中藥片劑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醫(yī)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皮膚病中藥片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濕瘡是常見的瘙癢性皮膚病,因發(fā)病部位不同而有不同名稱,如風疹,濕疹,皮膚刺癢,面赤鼻齄,瘡瘍腫毒,頭目眩暈,大
  • 獸藥加工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藥材加工設備,特別是一種獸藥加工機。該裝置是在底座中部安裝有立桿,立桿一側的底座上安裝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通過皮帶驅動活動安裝于支撐座上橢圓輥,橢圓輥上方放置有帶密封蓋的去殼箱,去殼箱內(nèi)部底面均勻
  • 新型白血病骨髓移植手術臺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新型白血病骨髓移植手術臺,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分析儀主體,其特征是在分析儀主體上設有液晶顯示屏,液晶顯示屏一側設有調(diào)節(jié)旋鈕,液晶顯示屏下端設有控制按鈕,控制按鈕
  • 專利名稱:新型吸引管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導管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新型吸引管。 背景技術:現(xiàn)有技術中,吸引管多是粗細一致的一根管子,在管尾部設有幾個吸引孔,吸引管 被插送到病人體內(nèi)后由負壓泵抽吸病人體內(nèi)的痰液、血液、體液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復方中成藥,確切地說是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背景技術:慢性盆腔炎是婦科的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亦是疑難病。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女性生殖器及周圍結締組織和盆腔腹膜發(fā)生慢性炎癥,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人通過消化系統(tǒng)攝取營養(yǎng)和能量來維持生命,胃是消化系統(tǒng)的重要器官,胃的好壞
  • 專利名稱:緩解老年哮喘紫蘇子中藥口服液及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緩解老年哮喘紫蘇子中藥ロ服液及制備方法。背景技術:老年性哮喘的定義有廣義 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老年性哮喘是指年齡在60歲以上符合哮喘病診斷標準的所有患者
  • 專利名稱:一種納米川貝枇杷制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清熱宣肺、化痰止咳,主治感冒咳嗽的納米川貝枇杷制劑藥物,本發(fā)明還涉及該藥物制備的方法。川貝枇杷糖漿是一種經(jīng)典中成藥,主要有止咳、化痰、平喘、抑菌、解熱等作用,用于感冒咳嗽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紫斑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紫斑的中藥。背景技術:紫斑,也稱之肌衄,多數(shù)指血液溢出肌膚之間,皮膚表現(xiàn)青紫斑點或斑塊的病證。 西醫(yī)的血液病、維生素缺乏癥等所致皮下紫癜,均可參照本證辨證論
  • 一種婦產(chǎn)科用輔助治療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婦產(chǎn)科用輔助治療裝置,包括床板,床板上部設有無菌床單,所述床板的一側邊設置有器械袋、另一側邊設置有衣物袋,器械袋和衣物袋內(nèi)設置有消毒裝置,所述床板的床頭處設置有呼叫開關;所述床
  • 專利名稱:一種中醫(yī)藥復合方法技術領域:一種中醫(yī)藥復合方法,是利用統(tǒng)計學原理和方法以及中醫(yī)藥客觀差異而特別設計的復合中醫(yī)藥的方法,屬于中醫(yī)藥加工方法領域。背景技術: 中藥是指中醫(yī)所用的藥物,也叫中醫(yī)藥,以植物藥為最多,也包括動物和礦物藥;草藥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醫(yī)成藥,尤其是一種治療婦科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的中藥水丸劑。背景技術::子宮肌瘤是由于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腫瘤,其發(fā)病原因尚不明確,從年齡及臨床表現(xiàn)揭
  • 呼吸面罩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呼吸面罩,其包括:面罩主體,面罩主體包括能夠接合于面部的接合部和形成有通孔的連接部,以及用于把接合部和連接部連接起來的且具有彈性的變形區(qū)的銜接部;從通孔處連接該連接部的呼吸管道。根據(jù)本實用新型